●这是成都市在中心城区“5+2”区域第一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此次降水突发性强、累计雨量大、小时雨强大、极端性突出

7月3日下午,成都市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这是成都历史上最早的暴雨红色预警,也是成都市在中心城区“5+2”区域第一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这场暴雨具有哪些特点?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雨?这轮降水天气过程还要持续多久?7月4日,记者采访了成都市气象台副台长张涛。

看数据

353.8毫米,突破日降雨量极值纪录

成都此次降水过程具有突发性强、累计雨量大、小时雨强大、极端性突出等特点。成都市气象台的实况监测显示,7月3日7时至7月4日7时,全市最大日降雨量出现在青羊区人民公园,达353.8毫米,突破了中心城区“5+2”区域于2010年6月3日创下的日降雨量极值纪录267.4毫米;其间,全市最大小时降雨量为102.2毫米,于7月3日18时出现在青羊区人民公园,居中心城区小时降雨量历史第三位。值得一提的是,本轮强降雨过程中,彭州白鹿镇和龙门山镇日降雨量也突破了气象站历史极值。

析成因

“列车效应”导致极端强降雨天气

中心城区成为降水核心区域,这种情况在成都历史上并不多见。为什么会这样?

“历史上,在成都中心城区也曾过出现过极端强降雨天气,不过此次表现出的极端性更强。”张涛解释说,明显的“列车效应”造成了此次中心城区的极端强降雨天气。

所谓“列车效应”,是指长时间的降水并不是因为一块稳定不动的降雨云团造成,而是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一段铁轨一样,对流系统反复生成发展,使很多降雨云团先后经过同一个地方,造成同一地区出现长时间降水的情况。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成都市气象台预计,本轮强降雨过程将于今天(7月5日)白天明显减弱,但局地阵雨或雷雨天气仍将多发。(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