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特朗普突然与莫迪翻脸。要知道,此前他可是一口一个朋友地称呼莫迪。
2019年,莫迪访问美国,在休斯顿举办了一场5万多印裔美国人的集会,并牵着特朗普的手走上舞台。此举其实就是为了给特朗普拉票,遗憾的是,那一次特朗普输了。
这次特朗普胜选,莫迪是第四位访问白宫的外国领导人,双方也谈得很好。决定到2030年让双边贸易额翻倍,达到5000亿美元。特朗普还承诺,为F-35战斗机出售印度铺平道路。
然而,言犹在耳,特朗普却突然翻脸了,对印度加征25%关税,还要进行额外的罚款。加关税也就罢了,他接连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好几个帖羞辱印度。

比如,在宣布对印度加征25%的关税后不久,便宣布与印度的死敌巴基斯坦达成贸易协议,还要与其开采石油,并打算出售给印度。这无疑是往莫迪嘴里塞苍蝇,故意恶心他。
特朗普还发帖称,不在乎印度如何对待俄罗斯,他们联手只会搞垮各自的经济,而美国与两者都没有贸易。看得出来,特朗普这是故意轻蔑印度,在说反话。
那么,特朗普为何突然对莫迪翻脸呢?按照他的说法有三个原因:
一是、印度的关税太高,而且非关税贸易壁垒严重。
二是、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的能源和武器,相当于支持了其战争体系。
三是、印度加入金砖国家,而特朗普认为该组织是反美集团,而且还要攻击美元体系。
你看,上面三个理由两个与俄罗斯有关,显然关税只是一个借口。特朗普就是要敲打莫迪,逼其与俄罗斯划清界限。
印度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因为是中国的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以,特朗普推动的印太战略,要拉拢印度,让其围堵中国。同时又允许其与俄罗斯保持亲密关系,让中印俄三国互相拉扯。以前印度打着不结盟国家的招牌当墙头草,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钻,特朗普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大变,要求其在10日内停火,否则就进行二级制裁。这种情况下,印度还敢与俄罗斯保持亲密关系,自然会遭到敲打。
要限制俄罗斯,首先要限制其能源,而印度恰恰是俄罗斯最大的能源买家之一。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只占总量的1%,而现在飙升到30%。最关键的是,印度自身消费不了这么多能源,他们进口提炼后转手卖给欧洲国家,等于是在帮俄罗斯绕过制裁。
这时候,特朗普自然要拿出来说事。既在贸易谈判上施压印度,也要限制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可谓一箭双雕。
而在特朗普威胁之后,莫迪立即采取了行动。《路透社》消息称,印度的国有石油公司已经停止采购俄罗斯石油。显然,莫迪打算在经济上与俄罗斯划清界限,以免遭受美国的制裁。
莫迪反应这么快,估计是看明白了一个道理——特朗普不敢动中国。
其实,在几天前的贸易谈判中,贝森特同样对中国发出威胁,如果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将会遭受二级制裁。他还认为,中国宁愿支付关税,也要维护主权。
但是美国这一套对中国完全不起作用,上一轮贸易战就可以看出来,中国是唯一一个强硬反击的国家。结果呢?特朗普还是得主动拉下脸,要求中国进行谈判。中国掌握了反制美国的法宝,稀土和锂电池两大产业链是美国的命门。
而且,中国不太可能停止购买俄罗斯的能源,因为这事关国家的安全。对于一个10多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如果能源出现短缺,不仅影响经济还可能会影响民生。更何况,相比于其他渠道,俄罗斯的能源更便宜、也更便捷。
美国若敢对中国进行二级制裁,中国也必然再次进行反击,大不了双方回到贸易战最初的状态。最终的结果,还是美国先撑不住。
莫迪显然看明白了这个道理,特朗普不敢动中国,最后只能拿印度开刀,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印度若敢讲半个不字,绝对会被特朗普按在地上狠狠地摩擦。而印度也深知,自己手上根本没有任何反击美国的筹码,相反一旦美国把苹果产业链从印度搬走,印度的制造业恐怕要出现倒退。
印度不买俄罗斯的能源当然会有一些经济损失,但印度对美国的依赖远大于俄罗斯。2024年,双边贸易额约为1290亿美元,印度顺差为457亿美元。其中,美国占印度纺织品出口总额的28%,占印度医药出口的40%,占印度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的29.1%,占软件相关服务出口总额的54%。
印度的支柱产业基本上靠美国撑着,又没有可以反制的筹码,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在经济上与俄罗斯划清界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