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
在刚刚结束的中美日内瓦谈判中,外界一度以为,中美关系出现了久违的“暖意”,关税大幅削减、脱钩言论降温,看上去似乎双方握手言和、重回正轨。
但就在大家以为局势将回归理性之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中国能解除对稀土等关键矿产的出口限制。
稀土,这个全球供应链中看似不起眼的资源,其实是美国军工、科技、高端制造的命门。
白宫的算盘打得很响,想趁着谈判的“和气”让中国“松口”,却被中方回应国家战略资源,绝不退让怼得哑口无言。
为什么美国如此急切地想要中国“松绑”稀土,中国又为何寸步不让?
这一场围绕稀土的博弈,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权力逻辑与国家底牌?
美国焦虑升级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公共场合频繁释放“对华谈判”信号,试图通过关税减让等方式,推动中国在战略性资源出口方面做出实质性让步。
然而,这种意图显然忽视了中国早已不再是过去那个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制造国,而是当今世界高技术产业链和关键原材料供应体系中的核心力量。
其在稀土资源领域拥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所谓稀土,广义上是指17种具有特殊磁性、光学、电学性能的元素,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信息技术、国防工业及航空航天等多个战略性产业,因而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或“工业味精”。
稀土本身虽不显眼,但却是许多高端装备制造和尖端技术实现的关键支撑。
从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到高超音速武器、精密制导系统,再到F-35战机与航天器,稀土材料在其中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全球稀土资源开发与加工体系中,中国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储量丰富,更在分离提纯等核心技术上形成了显著优势。
当前,全球超过80%的稀土加工产能集中在中国,这种高水平的资源整合与技术配套,已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运转的重要保障。
尽管美国本土亦有稀土资源分布,但长期受制于高昂的开采成本、环保法规限制以及技术短板,其产业链依赖程度极高。
战略资源不容交易
针对美方近期在战略资源领域释放出的关切信号,中方迅速作出明确回应。
中方表示,愿意在对等、平等的基础上与美方就贸易和关税等问题开展建设性对话,但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关键战略资源的问题上,中国立场坚定,原则不容让步。
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强调将全面加强对包括稀土在内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监督管理,并正式启动全国范围内的专项整治行动。
从内蒙古包头到江西赣州,从稀土主产区到钨、锑等关键矿产集聚地,各地主管部门迅速部署,强化出口管控机制。
此番政策的强化,并非临时之举,而是出于国家战略全局的系统考量。
长期以来,稀土等关键资源在国际市场上被严重低估,造成资源外流与生态破坏并存的问题。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稀土资源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和全球产业链的话语权。
事实已经反复证明,技术封锁与产业打压从未因为“公平合作”而止步。
美方此前实施的《芯片与科学法案》,联合多国对华进行技术限制,显然并未体现所谓“开放与共赢”的精神。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加强对关键矿产的战略管控,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提升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举措。
可以明确的是,稀土资源不只是一般商品,更是关乎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国际博弈的战略支点。
中方将继续坚持“以我为主、合理调控、服务国家大局”的原则,牢牢把握资源配置主动权,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重大科技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特朗普急了,美国怕了
表面上看,美国近期在贸易政策上释放出一些缓和信号,下调部分对华商品关税、声称不推动“脱钩”等举措,似乎传递出寻求改善双边关系的意愿。
然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这些举动更多是出于现实需要,尤其是在战略资源领域,美国在某些关键环节上的高度依赖,正逐步成为其对华政策中的核心考量。
稀土资源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以军工产业为例,美国国防系统对稀土的依赖程度极高。
仅一架F-35战斗机,其制造过程需使用的稀土材料多达数百公斤;导弹、雷达、导航设备、电磁武器等核心装备也高度依赖稀土元件。
由于稀土具备不可替代性,部分替代材料在性能和成本上仍难以满足要求,这使得美国在相关产业链中面临较大短板。
尽管美国本土也拥有一定的稀土资源,但由于环保标准严格、开采和提炼技术受限、成本控制困难等多重因素,长期以来美国选择依赖进口。
尤其高度依赖来自中国的稀土供应。这一结构性依赖在当前全球产业链调整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在此背景下,美国希望通过政策让步,换取中国在稀土出口政策上的“松动”,其战略意图值得警惕。
对此,中方始终坚持,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应当统筹发展与安全,确保国家战略利益不受损害。
稀土出口政策的制定,不仅着眼于经济效益,更强调资源安全、产业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有机统一。
中方对当前形势有着清醒判断,对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也具备充足的政策工具和战略定力。
在全球产业格局深刻调整的今天,资源掌控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试图通过谈判技巧突破中方底线的做法,最终都难以得逞。
结语
中美谈判取得一定成果,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之上,不能幻想中国在核心利益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稀土不是面粉,更不是外交筹码,它是我们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国家底牌,是在一次次国际封锁中,保住命脉的“最后一道防线”。
对特朗普而言,这一次的“笑得太早”,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真正的博弈,是意志与实力的较量。
我们也要明白,今天的胜利,不是一时的拒绝,而是长期战略的积累,从芯片到稀土,从新能源到AI,中国正逐步走上摆脱被卡脖子、反手制约对手的主动之路。
未来,中美的博弈还将继续,但只要我们始终握紧核心技术和资源的“主动权”,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只要我们守住底线,特朗普们想靠讨价还价拿走稀土那只能做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