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务部长罕见坦承:关税战让特朗普"糟心不已"。当"关税大棒"打到自己头上,特朗普究竟该如何收场?


美商务部长说出,和中国打关税战的一个月,特朗普的真实感受

【美商务部长承认对华关税战让特朗普"糟心不已"】


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中美之间的关税大战暂时偃旗息鼓,双方在这场博弈中各退了一步。不过,事情可没那么简单就结束。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最近在一个活动中坦言,对华关税政策让总统特朗普相当“糟心”。

然而,他仍坚称必然要承受这种痛苦,而消费者的价格不会上涨。这番话听起来更像是自我安慰。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市场才是唯一的判官,而不是某个官员的一面之词。

当然,卢特尼克的谎言在活动现场便被狠狠“戳破”。他向现场观众抛出问题,询问大家是否真切感受到关税带来的影响,话音刚落,清晰而响亮的回答便在会场响起:“没错,我们都感受到了。”

那么就让我们从一个普通家庭的角度来看,美方对中国商品加税后,并不是只有中国企业承担所有成本增幅。


美商务部长说出,和中国打关税战的一个月,特朗普的真实感受

【最终由美国消费者买单】


最终,这些增加的成本必然会传导到美国市场,成为美国消费者必须面对的现实——生活用品涨价,电子设备贵了,甚至是日常食品的价格都变得不再那么可爱。

在这一点上,卢特尼克显然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责任,不是给民众画饼充饥,而是去直面并解决美国物价上涨的问题。

过去的这一段时间里,特朗普肯定感受到关税战带来的“切肤之痛”,否则他不会主动提出希望与中方坐下来谈判。卢特尼克的话更是道破了特朗普心有余悸的心态:这个打破全球贸易平衡的游戏,特朗普根本没有信心再玩一遍。

毕竟关税战开始后,中方的反制措施迅猛而精准。4月,特朗普刚一挥起“关税大棒”,中国商务部就推出了一系列反制手段,比如对美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暂停多家美国公司的出口资格,还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等等。


美商务部长说出,和中国打关税战的一个月,特朗普的真实感受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还将继续】


这些措施无疑是直击美国供应链的命脉。例如,半导体行业的库存周转率暴跌了23%,科技公司的季度损失达到了47亿美元以上,而一旦稀土断供,包括洛马在内的美国军工巨头马上遭受重创。可以说,中国这一招逼得美国节节败退。

就在不久前,特朗普对华关税一路飙升到145%。这实际上是在尝试与中国“彻底脱钩”。

这场关税战的影响之大,超乎了特朗普及其幕僚的预料。他们震惊于中国的反制竟是如此的“快准狠”,之前完全没料到物价会飞涨得这么厉害,供应链会紧张到这样的地步。

根据美国商务部4月30日公布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萎缩0.3%,这是自2022年以来最差的季度表现。这其中,进口大幅增加和政府支出减少起到了关键作用,净出口对GDP的拖累高达4.83个百分点。这反映了市场对未来进口关税可能上升的担忧,进而大量囤积库存。


美商务部长说出,和中国打关税战的一个月,特朗普的真实感受

【欧盟逐渐意识到美国的真面目】


更令白宫头疼不已的是,昔日盟友竟纷纷“倒戈”。27个欧盟国家打算对价值95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关税;日本暗中恢复对华关键设备出口;拉美国家也纷纷转向中国。这些被美国视为“后院”的市场正逐步向中国倾斜。连《纽约时报》都感叹,美国亲手把中国“逼”成了最强大的对手。

眼看局势逼人,卢特尼克表示美国希望在今年夏天关税暂停到期前,与“大多数”主要合作伙伴达成贸易协议。然而,美国政府不得不放弃“90天谈妥90项协议”的初始想法。

此前,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信誓旦旦地宣称,要在三个月内搞定与90国的贸易谈判,但协调90场谈判,却对人员紧缺的特朗普政府是个巨大的挑战。过去的贸易协定签署历史,耗时漫长便是明证。


美商务部长说出,和中国打关税战的一个月,特朗普的真实感受

【特朗普已经承受不起第二轮对华关税战了】


由此可见,虽然中美关税战暂时缓和,但未来的贸易谈判仍充满不确定性,美国贸易政策的走向依旧扑朔迷离。

不过,即便特朗普有时在公开场合,仍死死咬住关税政策不放,甚至隐隐透露出可能进一步升级关税的信号,但仔细想来,他绝不敢拿国内市场增长放缓这一巨大风险来豪赌。

共和党内部的一些策略师也持有类似观点,他们认为,鉴于特朗普当前的支持率已然出现下滑态势,他很难再贸然去冒这般巨大的风险。

深入剖析便会发现,特朗普虽打出关税这张牌,表面上看似强硬无比,实则无异于搬起石头狠狠砸向自己的脚。美国原本妄图凭借极限施压的手段来彰显自身的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耀武扬威,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无情地戳破了它那虚假的伪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