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见美俄保持接触”的含金量


直新闻:在美俄元首即将举行峰会之际,中俄元首通话。对此您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庚欣:这次中俄元首的通话很重要。一方面表明中俄高度的政治互信和成熟的伙伴关系是稳定的。同时,中国政府再次重申了在特朗普上台颠覆性调整了美国对俄战略及对乌克兰危机后,对乌克兰问题及美俄关系的三大原则立场,第一“复杂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第二,“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中方都将坚持一贯立场坚持劝和促谈”。第三,“中方乐见俄美双方保持接触,改善彼此关系,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进程。


国际特别是西方媒体最看重的是第三条,也就是“中方乐见俄美双方保持接触,改善彼此关系”。其实,这一条是中方从特朗普上台后,和俄罗斯开始有接触以来的一贯立场。中方这个立场由来已久,即使在拜登时期,俄美不能直接接触时,中方经常作为一个中间人,同时和美方、俄方接触,向两方传达对方的意图,事实上今天美俄之间保持一定的谅解,与中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我觉得特别需要细致地谈谈第一条,就是“复杂的问题可能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中方对乌克兰危机的务实观察和一贯立场,强调了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问题的困难性。这实际上是在提醒相关各方对于俄乌冲突不要看得很简单、不能过于急躁。因为冲突的各种历史渊源和宏观背景都很复杂,很难简单化地予以解决。这里既有俄乌双方的矛盾冲突,又有背后美国及北约和俄罗斯两大力量的长期对抗;既有冷战后形成的各种政治和权益纠纷,又有这个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各种地缘、族群矛盾。听起来,哪一方说的都有些道理,但是错综交织在一起就十分复杂,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


同时,中方有关“复杂问题难以简单化”的见解其实也是分别针对各方发出的重要而善意的提醒。首先是针对俄方。俄罗斯真想要长期打、打大仗,恐怕不那么简单,难题还是很多的。


另外,俄方也需要注意到美国政策的反复以及利弊得失。俄方既要认清美国的本质,又不要因此错失改善关系的机会,这确实是很复杂的操作。


其次,所谓“复杂问题不能简单化”的提醒,对美国也同样适用。对于特朗普这种颠覆性调整对俄战略的做法,在美国国内有非常强大的反对力量,这个力量不仅仅是来自在野党,也来自共和党,更来自美国的社会。而特朗普本人面对的复杂性还有他执政周期的短期性。他仅仅只有4年任期。


“中国乐见美俄保持接触”的含金量


直新闻:美俄峰会在即,同时中美俄三国元首都保持了不错的互动势头。您怎么看现在的中美俄关系?


特约评论员 庚欣:尽管特朗普上台后也有不少负面的言行,但还是应该指出,至少在俄乌冲突等问题上的考虑和处理,比拜登时期要好一些。特朗普的价值观毁誉参半,他意识形态的色彩淡薄,总是希望把政治特别是军事冲突降解为一种经济利益上的博弈,当然特朗普的操作手段还是过于粗糙了一点儿。但正是特朗普这种特殊性格,使得他上台后这半年多,中美在去年双边关系“止跌企稳”的基础上,经历了一番乱象后,又逐步进入了“由乱及稳”的建设性磨合阶段,尽管矛盾和争议是复杂的,但是双方有清晰的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谈比打好的共识。最近,中美双边互动中也有不少亮点,例如双方在关税谈判中表现出的相互谅解精神,例如不许“台独”分子过境美国,并当面向菲律宾总统表达希望中菲友好等,让西方媒体都在猜测中美关系是否会在下半年有什么重大的“突破性进展”,例如在高新技术合作等方面。


最近的中美俄关系,特别是中美及俄美关系虽然还没有取得让人们耳目一新的突出成果,但是似乎三边关系及三对双边关系,都正在逐步走入一个虽分歧较多但可以坦诚相见,虽矛盾复杂但可以成熟应对,虽任务艰巨但可以相向而行的新阶段。


中国人讲究“言必信行必果”,以往中美俄关系有很多问题,但相互“诚信不足”是一个根本性的症结所在,这一点必须反省和改进。大国应该有大国的样子,说一套做一套,会给大国的形象和彼此合作蒙上阴影。在这一点上,中国政府历来坚持公正、诚信的立场,大国说话有了诚信,世界才有希望。



作者丨庚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