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世纪初开始,在长达十几年时间里,民生类评论节目在广东地区都大受欢迎,当中走出了多位红遍广东的主持人,如郑达、陈扬、卢俊宇等,而彭彭亦是其中的一位。然而自2020年告别深耕十一载的《今日最新闻》舞台之后,彭彭(彭纳斯)便带着家人远走他乡,移居到数千里之遥的日本大阪,开启一段充满未知与惊喜的异国漂流。
广州西关老巷深处,彭彭成长于一个艺术浸透骨髓的家族院落。外婆是穗港两地最早的电台先驱与音乐导师,母亲则是粤剧名伶兼唱腔设计者。他幼年便见惯了舞台幕后的真实纹理,艺术成为他理解世界的第一语言。当别人家孩子背诵课文时,彭彭却偷偷沉醉于爵士鼓的节奏迷宫,念初三时便已踏着夜色穿梭于广州“音乐茶座”,用鼓槌敲打属于自己的青春变奏曲。
这种跳脱与尝试的基因或许源于家族开明之风的滋养——父母80年代旅居海外带回“钱非一切”的箴言,外婆的宠爱更给了他精神上丰盈的自由。少年彭彭早早领悟:生命之阔远,岂能安卧于单一轨道?从北京承包夜总会演出生意,到主持深夜情感热线《不夜城,不夜情》,他同时操持数份工作却并非为生计所迫,青春过剩的精力在多元体验中燃烧:“年轻就是该多尝试,多碰撞。”
2009年,一次偶然的尝试将彭彭推入广东南方电视台《今日最新闻》的演播室。谁也未曾预料,这一试竟成十一年坚守。荧幕上的彭彭锋芒毕露又妙语连珠,“彭彭第N定律”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他嬉笑怒骂间解剖民生百态,语言如棱镜折射出独立理性的思考光芒。赞誉与争议如潮水般涌来,他始终不为所动:“新闻评论若不敢亮出观点,便失其筋骨。”
然而锋芒亦如双刃。节目内外他时有“放飞自我”,令同事领导不得不代笔检讨。但彭彭始终清醒捍卫着主持人的纯粹灵魂——极少借媒体光环牟取商演利益。当友人婚宴寿席邀其主持,他皆视为情谊相助而非交易。他心中的职业神圣不容模糊:“主持人职责是梳理与解释问题,而非借身份谋利。”
2017年,彭彭尝试新形态,推出嘉宾清谈节目《彭彭声》。然而三年后,他还是选择了转身。2020年,他挥别《今日最新闻》,宣告不再回归传统媒体,将目光投向商海或网络新媒体。岁末时分,他带着家人远赴重洋,落脚于日本大阪,决意用脚步丈量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有人说他是负气出走,也有人说他是被电视台炒掉,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也许只有他自己才清楚了,而他亦从来都没有提及当中的细节。
从5年前开始,彭彭便在日本大阪经营饮食生意,从高端粤菜“穗苑”到亲民的“穗·豚”与点心铺“穗·酥”,他赋予传统粤菜新颖表达,用食物讲述文化融合的故事。食客品尝叉烧时的满足表情,便是对他“文化摆渡人”身份的最佳认可。
他的角色远不止餐饮老板。凭借积累的经验与人脉,他担任投资顾问,致力于架设中日资本与项目的桥梁,提供专业的法律与投资建议。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第三个小孩便是在日本出生,为这段旅程增添了新的生命注脚。
从网上的各种评论说来,广东观众对于彭彭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一位网友留言说:“彭彭主持的《今日最新闻》非常好看,我每晚都不会缺席!当他不再主持后,我就也不再看这个节目了!彭彭敢为老百姓发声,比起其他几个主持,他更有自己风格及见解!祝彭彭在日本生活越来越好!”
一位网友赞美说:“广东那么多民生节目的名嘴,我只欣赏两人,一个是陈扬,一个就是彭彭了,觉得彭彭这个主持人很可爱,说话很幽默风趣,很正直,很真实,很勇敢,这么好的主持人电视台都不挽留,那是电视台的损失啊!”
然而,对彭彭持质疑的声音同样不占少数。一位网友表示:“刷到他在日本的视频,说回来怕坐绿牌车,怕自燃什么的,太夸张了,不能说他错,但是潜意识内心确实已经不太认同这边的一切了,只能说,他在国内生活了几十年才跑到日本去的,移民前不是完完整整的吗!”
一位网友评价说:“他主持的节目我有看,刚开始还是比较理性,看问题也比较观点独特,但越往后的评论就越变得偏激,感觉看什么事情都是负能量,所以我就没有再关注下去了,都说相由心生,真的一点也没错,现在越看越觉得他像日本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