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外长在电话里有话直说,对李在明政府提了3个要求,希望韩国“三思而后行”。
外交部消息,中国外长王毅日前应约同韩国外长赵显通电话。这是赵显自7月18日担任韩国外长以来,两国外长的首次通话。
【美韩临近达成贸易协议,中方一通电话打给李在明政府】
不论是从通话的时间,还是具体的内容来看,这通电话都与美韩临近达成的贸易协议有关。
美国上周在与日本达成协议后,李在明政府迅速行动,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金正官已经抵达纽约,与美方进行磋商。
另外,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具润哲,外长赵显都将在本周访美,争取在8月1日关税暂缓期结束前与美国完成谈判。
也就是说,赵显在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见面前,先跟王毅外长通了这次电话。
【外交部消息,中国外长王毅日前应约同韩国外长赵显通电话】
根据中方的通报,王毅外长在电话中强调了三点:
一是要保持政策稳定性,希望韩方对华政策同样做到稳定、可持续、可预期,避免摇摆;
二是要坚持独立自主,中韩关系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应受制于任何第三方;
三是要增强互惠互利,中韩要共同反对“脱钩断链”,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
另外,中方支持韩方今年下半年主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元首非正式会议。
保持政策稳定性,这点不难理解:中方对韩政策连续稳定,自然也希望韩国对华政策能够始终如一,回归文在寅时代的对华政策路线,而不是像尹锡悦政府那样大幅转弯。
【中方对韩政策连续稳定,自然也希望韩国对华政策能够始终如一】
“坚持独立自主”和“增强互惠互利”,可以放到一起来讲。这次美韩围绕关税的谈判,可能会出现涉及政府利益的内容。
韩联社不久前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在谈判中向韩国提出了关于造船业合作的事项,而韩国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
消息人士指出,金正官上周五在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会面时,向美方介绍一项名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MASGA)的项目——这是一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造船合作方案,卢特尼克对此反应积极。
众所周知,韩国的造船业很发达,而特朗普政府正在大力推动本国造船业复兴,希望以此摆脱对中国造船产业的依赖。
为了削弱中国在全球造船业的主导地位,特朗普此前便已下令,从今年10月开始,将对中国制造的船只加征巨额“港口费”:一艘中国制造的船只每停留一次美国港口,都需要缴纳150万美元的港口费。
可以说,为了与中国造船业竞争,特朗普政府可谓是费尽心机。
对于韩国来说,他们所掌握的造船技术,无疑是自己在谈判桌上最关键的筹码,而且是绝大部分国家都无法提供的——无论是在美日还是美欧达成的协议中,都没有关于技术合作的条款。
【韩国的造船业很发达,而美国正在大力推动本国造船业复兴】
对美投资谁都能给,但在造船技术这一块,目前只有韩国能给也愿给美国。
另外,若美韩达成贸易协议,其中是否会有针对转口贸易的条款也值得关注。韩国虽然不是东南亚国家,但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转口节点之一。
总之,关于美国与韩国等其他国家的关税谈判,中方之前已经把态度强调得很明确了:尊重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其与美方的经贸分歧,但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
至于“中方支持韩方今年下半年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翻译过来,就是中方元首可能会出席此次峰会。
根据韩方的通报,两国外长一致认为,10月底在庆州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将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创造契机。赵显邀请王毅外长访问韩国,王毅外长回答称,将在“方便之时”访韩。
为什么邀请王毅外长访韩?因为一般来说,中方元首在出访某个国家前,外长都会前往目标国家提前做好准备。比如2023年11月中方元首赴美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前,王毅外长就先在10月底访问了美国。
【若美韩达成贸易协议,其中是否会有针对转口贸易的条款也值得关注】
假如中方元首确认会借峰会的机会访韩,那么就剩下两个问题:
一是访问级别:国事访问、工作访问,还是单纯举行元首会晤?
2023年中方元首赴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既不属于国事访问,也不属于工作访问,与拜登的会晤就是单纯的元首会晤。
上一次中韩之间的元首访问行程,还要追溯到2017年,文在寅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二是峰会期间,是否会举办中美元首会晤?
关于中美元首会晤,目前坊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特朗普将会在峰会前夕先访华,然后再去韩国(离得近);二是没有单独的访华,但两国元首会在峰会期间举行会晤。
但不论是哪种可能,在7月底8月初这个时间点,中、美、韩三国的外交部门都需要着手进行准备了——接下来就看王毅外长什么时候接受邀请前往韩国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