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上,一枚号称“不可拦截”的高超音速导弹居然栽了跟头,不光是俄罗斯的尴尬事,还让中国人警醒不少。

匕首导弹被击落给中国提醒了:武统台湾,不能过分依赖东风导弹

匕首导弹实战被拦截

俄罗斯的Kh-47M2匕首导弹,本来是高超音速领域的骄傲,速度高达10马赫,号称能轻松突破防空网。结果在2023年5月4日凌晨,乌克兰基辅上空,他头一回被美制爱国者系统给拦住了。乌克兰空军直接公布了残骸照片,导弹头锥体碎成一堆,证明它没落到目标头上。

匕首导弹被击落给中国提醒了:武统台湾,不能过分依赖东风导弹

没过多久,5月16日凌晨,俄罗斯又甩出6枚匕首,瞄准基辅和周边设施,这次全军覆没,又是爱国者干的。乌克兰报告说,拦截率100%,导弹碎片撒了一地。俄罗斯气急败坏,隔天就报复,炸了爱国者雷达站,但那也改变不了匕首的尴尬记录。转眼到2024年1月2日,俄罗斯来了一次大空袭,10枚匕首齐发,乌克兰照样全接住了。

匕首导弹被击落给中国提醒了:武统台湾,不能过分依赖东风导弹

为什么匕首这么拉胯?它虽快,但轨迹不算太变态,爱国者的相控阵雷达能提前锁定,导弹速度虽高,可在末段大气层里还是得减速,这就给了拦截窗口。俄罗斯的S-400系统也试过反过来打爱国者,证明这种对抗双向的。整个俄乌冲突里,导弹打仗的教训不少,俄罗斯发射上百枚各种型号,巡航的、弹道的,效果远没宣传那么猛。

高超音速不是万金油。中国的高超音速技术更先进,东风-17那种变轨滑翔的,难度大多了。但战场上什么都可能发生,单靠速度快不等于稳赢,得防着对手的升级。

台湾“防空部署”现状

而台湾当局这些年,花大价钱从美国买“防空”货,爱国者系统就是主力。截止2025年,台湾“空军”有三个爱国者营,分布台北、台中、高雄周边,库存上千枚。 2025年4月,第四营开始成军,首批爱国者三型增程MSE导弹到货,射程拉长到200多公里,拦截高度超70公里。 这些导弹机动部署,卡车拉着跑,随时换位置,台北地区机动演练时,8组发射车直接进城,雷达车指挥车跟上,覆盖大台北空域。

匕首导弹被击落给中国提醒了:武统台湾,不能过分依赖东风导弹

​本土的天弓三型也上场了,射程150公里,机动性强,部署桃园和苗栗,2025年9月台北防展上,强弓导弹亮相,拦截范围比爱国者三型还远。台湾当局说,这套网密度世界第二,霍克和复仇者补近程,地下机库藏战机,抗炸能力强。整个系统靠美国技术支持,2025年军售积压215亿美元,台湾当局砸血汗钱买这些,民众怨声载道,但当局不管不顾,死抱美国大腿。

匕首导弹被击落给中国提醒了:武统台湾,不能过分依赖东风导弹

而防空网针对什么?明摆着防东风系列。台湾当局知道大陆导弹旅多,40个旅4000多枚东风,常规弹头威力大,但他们赌拦截能拖时间,等美军来救。爱国者对弹道导弹有经验,俄乌里证明了能打高超音速,台湾当局的部署逻辑就是多层覆盖,雷达早预警,导弹饱和拦截。

匕首导弹被击落给中国提醒了:武统台湾,不能过分依赖东风导弹

​武统台湾需综合考量

匕首被落的事情,直戳痛点:武统台湾,东风导弹是利器,但不能当饭吃。俄乌教训摆那,导弹打城市化目标,破坏有限,内部设施完好,巷战还得地面部队上。大陆火箭军强,东风-17高超音速,变轨难防,但台湾当局“防空”升级,爱国者MSE来了,拦截风险不小。

匕首导弹被击落给中国提醒了:武统台湾,不能过分依赖东风导弹

​战略上,得海陆空联合作战。海军封锁外围,空军压雷达,陆军两栖突击,后勤分散补给。导弹不是主角,得配无人机蜂群,电子干扰,情报先行。俄乌里,乌克兰靠援助磨俄罗斯火力,我们得防着美军插手。真打起来,同室操戈,谁都不想。

匕首导弹被击落给中国提醒了:武统台湾,不能过分依赖东风导弹

大陆坚持统一,共享发展。台独势力洗脑年轻人,归属感弱,但交流项目多,福建沿海文化活动,青年访大陆,看科技园,认同感在回升。军方常态巡航,2025年台海周边,舰机穿越所谓的“中线”,威慑台独。

武统是底线选项,得全域布局。导弹储备1000枚以上,够中美对峙使用。别总指望洗地,俄乌证明,封锁比攻台棘手。导弹是手段,和平是王道,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匕首导弹被击落给中国提醒了:武统台湾,不能过分依赖东风导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