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论坛结束,美方代表公开呼吁中美避战。另一方面,中方将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那么,美方为何要释放“避战”信号?中方选择在论坛闭幕后直接飞赴纽约,这其中的外交涵义又是什么?

9月19日,为期三天的北京香山论坛落下帷幕。这个被誉为“东方香会”的安全对话平台,今年规模依旧盛大,来自100多个国家与国际组织的代表齐聚北京。大会主题直指“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平发展”,从东盟到欧洲,从俄罗斯到拉美,几乎所有与会嘉宾都在讲话中,提到和平与发展这两个关键词。

美方为何要释放“避战”信号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美国代表团的表态格外引人注目。此次,美方并未派出国防部高官,而是由驻华武官带队,规格明显低于去年。据报道,美国代表在论坛上公开表示,中美不会爆发冲突,美国会尽全力避免与中国开战。

要知道,在冷战最紧张的时刻,即便美苏核武器对峙,美国国防部长也从未如此直白地说过“要避免战争”。因为一旦说出口,在美国国内会被扣上“对华软弱”的帽子。然而这一次,美方代表不仅没有回避,反而主动将其抛出。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就在论坛召开前不久,中国在九三阅兵上展示了一系列新式武器装备,其中不少是美军尚未掌握的尖端领域,比如高超音速武器和无人智能作战平台。对比之下,美国军界很清楚,一旦在西太与解放军真正交锋,美军要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可承受的范围。特朗普政府虽然口头依旧强调所谓的“印太战略”,但其核心团队很清楚,挑衅可以继续,真打起来却绝对是灾难。

美方为何要释放“避战”信号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前美国防官员施灿德在论坛期间直言,美国正在调整对华政策,寻求“共存”而不是“对抗”。这种表态,既是对中国释放善意,也是对在场各国的提醒。因为不少国家一直期待中美开打后“坐收渔利”,但施灿德的话等于杜绝了他们的幻想。在这一点上,美方与中方不谋而合。复旦学者吴心伯随即回应称,如果美国能在台湾问题上支持和平统一,那才是中美实现和平共处的最大保障。这既是对美方的点拨,也是一种有分寸的试探,口头的“避战”并不足够,真正的试金石在于台湾问题。

而在会场外,北京香山论坛的另一层意义也值得注意。它不仅是安全对话的平台,更是中国展示包容性的舞台。乌克兰、北约代表、俄罗斯官员能坐在同一会场上对话,甚至巴以问题都能在会间交锋,这本身就是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在现实中的体现。对于美国而言,这既是压力,也是提醒,中国在国际安全议题上的地位,已经不可能被绕过。

美方为何要释放“避战”信号

正因如此,在论坛闭幕后,中国选择把下一步外交动作直接放到纽约。9月22日,中国高层将赴纽约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这一安排绝非巧合。北京香山论坛刚收官,中国立即把声音带到全球最权威的多边舞台,既是延续“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也是在把中美之间的议题,放到联合国的框架下去处理。对于中国来说,这既是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也是对美方“避战表态”的进一步检验。

换句话说,美国代表在北京说了漂亮话,中国则要在纽约看美国能不能拿出实际行动。中方此行不仅会出席一般性辩论,还将主持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并与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多国领导人会面。这等于把“发展”与“安全”双重议题打包,在联合国舞台集中发声。

美方为何要释放“避战”信号

总的来看,北京香山论坛和纽约联合国大会之间的无缝衔接,展现出一种极强的节奏感。这种安排,既给了美国台阶,也让中方有底气。当然,中美关系的复杂性,注定不会因为一句“避战”就解决。台湾问题依旧是最大的敏感点。但至少这一次,美国人说出了过去不敢说的话。未来,中美之间的博弈还会继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