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巴西总统扔掉讲稿,紧握中国老板手怒吼:这是巴西的尊严!
10298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一辆比亚迪新车在巴西下线,竟让年近八旬的总统卢拉激动得扔掉讲稿,冲下台紧握中国老板的手,高喊“这是巴西的主权和尊严”!这究竟是一辆怎样的车?为何能让一国总统如此动容?答案藏在一段被遗忘的工业废墟里,藏在中巴两国跨越太平洋的兄弟情中。
正文
巴西巴伊亚州的卡马萨里市,曾是美国福特汽车的百年工厂,也是当地人的骄傲。2021年,福特突然撤离,留下5000名失业工人和一座锈迹斑斑的空厂房。彼时,美国正对巴西挥舞关税大棒,巴西工业雪上加霜。当地人绝望之际,一家中国公司跨越万里而来——比亚迪。
比亚迪并非心血来潮。11年前,它的电动公交车已驶遍巴西街头;如今,它以55亿雷亚尔的投资盘活废墟,带来2万个岗位。更绝的是,比亚迪专为巴西研发了一款“甘蔗乙醇发动机”。巴西盛产甘蔗,乙醇燃料是国民骄傲,这项技术让巴西人第一次在汽车领域掌握话语权。卢拉激动地说:“以前我们只是拧螺丝的,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技术!”
仪式上,卢拉脱稿演讲,称比亚迪老板王传福为“同志、兄弟”。当车钥匙交到他手中时,全场沸腾。这哪里是交车?分明是交还一个国家的工业尊严。巴西政府甚至将工厂前的路命名为“比亚迪路”——这是最硬核的广告,也是最深情的认可。
美国人走了,留下一片废墟;中国人来了,带来技术和希望。卢拉的激动,是巴西对“技术主权”的渴望,也是对中国式合作的礼赞。比亚迪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出海,不是赚快钱,而是扎根当地,共赢未来。这辆车,载着巴西的尊严,也载着中国企业的智慧。
成功者的成功并非偶然
其实,王传福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从农家少年到"电池大王",王传福的创业史是一部逆袭传奇。他出身贫寒,年幼丧父,靠哥嫂接济完成学业,却凭借对技术的痴迷考入中南大学,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硕士之一。
2003年,他顶着"疯子"的骂名跨界造车,在质疑声中坚持新能源路线,十年磨一剑,终让比亚迪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