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毒蜂
编辑| 毒蜂
——【·前言·】——
你家厨房里那个用得顺手的苏泊尔炒锅、电饭煲,知道现在是谁家的吗?
苏泊尔,当年可是咱中国厨具的龙头老大,老百姓的骄傲啊,那么到底发什么啥,让它的创始人,浙江商人苏增福,宁愿背负骂名,也非要把这个“金疙瘩”低价卖给外国人呢?
穷小子当兵,硬汉子创业
苏增福出生于1941年,浙江台州玉环人,打小家里穷得叮当响,家里兄弟姐妹还多,也因此经常饿肚子。
19岁那年,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跑去部队参军,8年的军旅生涯,部队除了给他练就了一身硬骨头外,还让他有了担当。

退伍回来后,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增福决定自己找活干,1970年,进了台州农机厂当业务员,他全国各地去跑业务,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从不偷懒。
就凭着这股子实在劲儿,45岁那年,他硬是干成了台州农机厂的厂长。
当上厂长,就得对全厂人的饭碗负责,不得不说,苏增福真的很有眼光,在之前跑市场时,并没有把目光只聚焦在农机场的业务上。

他发现老百姓日子好了,人们对高压锅的诉求越来越多,压力锅一下子就成了紧俏货。
可当时农机厂没牌子也没名气,他找到当时大名鼎鼎的“锅王”沈阳双喜合作,花钱买了人家的商标使用权来生产。
靠着双喜的名头,加上苏增福做生意实诚,他们的锅卖得越来越好,最后甚至把“真双喜”都比下去了。

双喜“翻脸”,逼出“苏泊尔”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苏增福这农机厂搞出来的压力锅,靠着质量好、人实在,卖得比“双喜”本家还火,人家双喜这下不干了,立马收回双喜品牌的使用权,不让他们用了。
突然没了收入来源,厂里人都慌了,他们纷纷找他苏增福,建议他把厂子卖了分钱。

可当过兵的苏增福哪能认输,他偏不信邪:“没牌子?咱自己创!”于是,苏泊尔就这样诞生了(名字取自英文“SUPER”,听着就高端)。
国家新规,意外捡到“金钥匙”
可新牌子想打开市场,比登天还难,也许是上天的眷顾吧,就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一条新规让他们迅速摆脱困境。
1993年,国家出台了压力锅新标准,新规对压力锅的要求特别高,很多老厂子都傻眼了,觉得这规定太严,根本做不到。

可苏增福看到的确认弯道超车的机遇,他拉上还在浙大念书的儿子,一头扎进车间,爷俩没日没夜地在车间里捣鼓。
当所有人都等着看他们笑话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硬是研发出了完全符合新国标的压力锅。
这一下,苏泊尔的名字炸响了,过硬的质量成了金字招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电压力锅、电磁灶、不锈钢锅……样样拿手,硬是把自己干成了全国厨具的龙头老大。

功成名就,为何突然“卖儿”?
苏泊尔,这牌子凝聚了苏增福半辈子心血,说是他的“亲儿子”一点不过分,眼瞅着它成了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荣誉满墙,国家免检、驰名商标拿到手软。
可就在这风光无限的时候,2006年,一个让所以人都不敢相信的的消息传来:
苏增福要把苏泊尔卖给法国人SEB集团了, 还是低价,他自己只象征性地留了0.01%的股份。

消息一出,炸锅了!老百姓想不通,这么好的牌子,为啥要贱卖给外国人?这不是把“亲儿子”送人吗?
众多网友认为苏增福贱卖苏泊尔实属无奈,因为之前就有某部门的人说过,我没能力让企业发展辉煌,但能让企业分分钟倒闭。
如果不卖,苏泊尔可能像太子奶一样被资本玩死”,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2012年复出创立子承乳业,至今仍在区域市场挣扎。
还有网友说,当年可口可乐4倍溢价收购被某部门否决,结果现在呢?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苏增福倒是很淡定,他只是说了句:“我能活多久,自己说了不算,但我得让苏泊尔活得更长、更好!”

光鲜背后,暗藏玄机?
这话听着挺感人,可真相真这么简单?很快,事情就不对劲了。
原来在苏泊尔上市后,苏增福和他儿子就开始不停地卖掉手里的股票,半年就卖了11次!这急着拿钱干嘛?
2007年,法国SEB以每股47元的价格拿到了控股权,可就在这节骨眼上,2008年,商务部一位副司长被“双规”了(因违纪违法被调查)。紧接着,苏家父子卖股票的动作更急了,一下子套现了2个亿!

更劲爆的是,有消息捅出来:为了促成这桩买卖,苏泊尔公司曾向那位落马的副司长行贿30万,还给中间人塞了100万好处费。
这下子,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苏增福这么急着“甩锅”,甚至不惜低价卖给外国人,恐怕是怕火烧到自己身上。
那句“为了品牌活得更久”,听着就有点冠冕堂皇,像是堵大家嘴的漂亮话了。

辉煌难再,一声叹息
如今,苏泊尔在法国人手里,市值蹭蹭涨到了430亿,只是可惜的是,这个辉煌跟咱中国、跟苏增福,关系都已经不大了。
卖掉苏泊尔后,苏增福也曾不甘心,他斥资30亿进军卫浴,宣称要用304不锈钢龙头替代含铅铜龙头。他引进瑞士ABB机器人抛光工艺,建立自动化生产线,甚至获得美国NSF、欧盟CE认证。

但网友吐槽戳破现实:“苏泊尔水龙头质量差还贵!检验报告早不信了”。更残酷的是,卫浴行业已有九牧、箭牌等巨头盘踞,2023年苏泊尔卫浴未能实现“五年百亿”目标。
加上“卖儿求荣”这事,大家对苏增福的看法也变了,信任打了折扣,他就是再有经商的头脑,想重回巅峰,怕也是有心无力了。

结语:
苏增福的故事,真是一波三折,从穷小子到厂长,靠魄力创出苏泊尔,抓住机遇成龙头,风光无限,却在巅峰时急流“贱”退,卷入是非。一句“为品牌好”,掩盖不了背后的急迫与争议。

如今看着价值430亿的“亲儿子”姓了“洋”,您说,苏增福夜深人静时,会不会后悔当初那个决定?这买卖,到底值不值?欢迎大伙儿在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