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央视知名主持人系美国飞虎队后裔,长居中国:直言加入中国很自豪
1715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穆爱华是美国人,却在中国住了大半辈子,从小跟着父母扎根这里,成了地道的“中国通”。
她的家族故事得从爷爷那辈说起,那位叫穆霭仁的老人,原名唐迈克,早年加入美国飞虎队,在1940年代来中国支援抗日战争。
飞虎队那时帮中国空军作战,穆霭仁就是在福建战场上度过的那些年,让他对中国这片土地生出深厚感情。
战后他没急着走人,反而在福建找了份教英语的工作,后来还带全家过来,在协和大学教书育人,一家子就这样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穆霭仁的儿子穆彼得1948年出生在福建,从小耳濡目染,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长大后穆彼得去了哈佛学汉语言文学,同学都管他叫“中国通”。
1988年,他带着妻子穆言灵和两个女儿回到中国,先在南京一家印刷厂落脚,当外方经理。
穆言灵对唢呐着迷,专门找老师学吹,那时候她每天练得手指头都酸了。两个女儿当时才七岁八岁,刚来中国时改名穆爱江和穆爱苏,后来又变成爱中和爱华,名字里藏着全家对中华的喜爱。
她们在南京上小学,进了小红花艺术团学戏曲,很快就适应了本地生活,从小学到初中,一路用中文上课,学着用筷子吃饭,还会说些方言。
1995年,全家因为工作搬到北京,姐妹俩的名字正式定为爱中和爱华。那年春晚,她们穿着民族服装唱了《咱们老百姓今个真高兴》,一下子红了全国。
观众们惊奇地发现,这两个美国女孩不光普通话说溜,还会唱豫剧,表演相声,简直像本地孩子。
春晚后,穆爱华的路越走越宽,她初中毕业后回美国上大学,在哥伦比亚大学拿了戏剧表演学士学位。
2002年,她又回到中国,应聘进央视,当上外籍主持人。
起初她在《正大综艺》里主持“一茶一笑”栏目,后来又接了《想挑战吗》和《希望英语》等节目。她的主持风格自然大方,观众觉得她像老朋友一样可靠。
穆爱华的爷爷穆霭仁晚年两头跑,中美之间来回,但心始终系在中国。
2015年,他去世后,子女按遗愿把部分骨灰撒进闽江,那是他最爱的福建土地。穆言灵后来在采访中提到,这件事让全家觉得爷爷终于“回家”了。
穆彼得夫妇也退休了,他们继续研究鼓岭的历史,那地方是爷爷当年买别墅的避暑胜地。
穆言灵热心公益,常去偏远地区帮孩子改善学习条件,她觉得既然中国给了他们这么多,就该回馈点什么。
姐妹俩长大后,爱中专注文化研究,爱华则在主持圈站稳脚跟,还参演过电影《十二生肖》,客串角色虽小,但演得活灵活现。
一家人从1988年到中国,本打算待几年就走,结果一住就是28年,直到2016年因为保险等原因回美国。但他们没断和中国联系,穆爱华偶尔通过视频节目讲家族故事,强调爷爷飞虎队的经历如何影响三代人。
穆言灵2023年接受央视访谈时,讲起公公的抗日往事和一家人对中国的眷恋,听着让人感慨。
穆爱华在多个场合说过,加入中国让她很自豪,她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甚至对外宣称自己是“白煮蛋”——外白内黄,意思是皮肤白,心却是黄的,彻底融进了中国文化。
参考资料
放弃主持人工作,专心为中国做活动,国外姑娘取名“爱中华” 搜狐娱乐
千年柳杉生生不息 鼓岭情缘绵绵不绝 福州新闻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