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将企业为H-1B签证申请人支付的费用从低于5000美元提高至每年10万美元。
同时推出的还有“黄金卡”项目:个人向美国财政部缴纳100万美元,或由企业赞助缴纳200万美元,即可获得加速审批的签证待遇。
移民门槛飙升,中产“美国梦”遭遇铜墙铁壁
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这项公告时直言不讳:“最重要的是,我们会吸引优秀的人才,而且他们要付钱。这些钱将用于减少税和债务。企业不希望支付10万美元,那雇美国人就可以实现。” 站在一旁的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补充道,这一费用适用于首次申请和续签,公司需要决定:“这个人是否值得每年向政府支付10万美元?”
H-1B签证是美国为高技能外国专业人才设立的临时工作签证,每年发放约8.5万个。它一直是美国科技巨头雇佣外国技术人员的主要通道,也是许多中产阶层实现美国梦的途径。
新规令企业雇佣外籍员工的成本呈指数级增长。我查了下资料,H-1B签证相关的直接费用包括:申请人注册抽签需支付215美元,雇主为外籍员工提交I-129表格的费用为460美元或780美元。如今,这一费用提高了近百倍。
此举彻底扭曲了H-1B签证的设计初衷。 该签证本意是“引进美国稀缺的高技能人才”,其筛选逻辑是“人才价值”。而新规将其异化为“财力检验”,筛选逻辑变成了“雇主愿意为其支付多少额外成本”。
9月21日凌晨生效,移民申请者陷入困境
美国陆律师事务所管理律师陆颖表示,这项行政命令导致了“极大的混乱和灾难”。她正在为一位居住在加拿大的客户办理H-1B签证申请,原计划下周初提交申请。但这一新规于美东时间9月21日凌晨00:01生效,导致客户必须立即入境美国,否则就要缴纳10万美元。
政策没有任何提前警告,客户和律师都没有准备。
对于首次持有H-1B签证且生效日期为迟于2025年9月21日的外国人,除非缴纳10万美元,否则无法入境。
这并非特朗普政府首次收紧移民政策。就在9月17日,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宣布,将重新实施更为严格的入籍考试标准。
从2025年10月中旬开始,申请者需从128道题的题库中回答20道关于美国历史、政治及制度的知识测试题,答对12题及以上方可通过。而此前考试仅从100道题的题库中抽取10道题,答对6题即可通过。
除知识测试外,申请人还需证明其英语水平达标并展现良好道德品质。
全球化悖论:自由贸易vs移民限制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悖论:自由贸易与开放移民政策正在脱钩。正常来说,主张宽待移民的政治势力通常被认为是全球化、自由贸易的支持者。但这种立场近年来正在发生改变甚至翻转。
美国政治学家玛格丽特·彼得斯在其著作《壁垒:移民与全球化重构》中指出,自由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不断削减贸易壁垒和资本管制,积极向外国商品开放经济,允许甚至鼓励本国企业对外投资,反而削弱了本国中低层次的就业数量,也降低了支持低技能移民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美国加码,其他国家机会来了?
当美国主动提高门槛,将一大批高素质、高意愿的移民申请者拒之门外时,全球人才争夺的天平正在发生倾斜。这对于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传统移民地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战略机遇。
我查了下其他国家2025年的移民政策(供参考,具体建议请咨询更专业人士)。
加拿大2025年政策更新包括:学签配额缩减,申请需省级证明信,资金证明要求提高;并持续优先引进法语、医疗、技工等领域专业人才。文科、商科等非紧缺专业可能无法获得毕业工签。其“法语、医疗、技工优先”的策略,展现出一种与美国“唯财是举”截然不同的、更具规划性和功能性的移民思路。
澳大利亚2025年的工签政策确实呈现出 “收紧”与“定向放开”并存的趋势。对于英语能力强、专业技能突出、且能找到合适雇主的申请人来说,路径可能更加清晰甚至更为顺畅;但对于专业非紧缺、英语水平一般、工作经验不足的申请人而言,面临的挑战比以前更大。
欧洲2025年各国政策虽然不同,但整体趋势同样是“欢迎高端人才,提高普通劳工门槛”。美国政策的激进变化,很可能驱使更多科技人才将目光投向柏林、巴黎、阿姆斯特丹等欧洲创新中心。
阿姆斯特丹
这场由美国主动引发的变局,正在加速全球人才的多极化分布。 过去,美国是无可争议的人才中心。如今,它主动让出的市场份额,将被其他竞争者分食。一场围绕全球高端人才的“抢人大战”将愈发激烈。对于移民申请者而言,选择变得更多元,当然,也需要更精准地评估自身条件与不同国家的政策偏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