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j50正视图与j20/yf23/f22战机正面比对
95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j50正视图,之前一直没有做正面角度的j50图,并与j20/yf23/f22战机正面比对(非实拍图,更接近图纸投影,实拍图会有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图中予以去除,可以理解为在极限远的距离观察其正面的效果)
其进气口方案为:浅鼓包特殊构型dsi进气道+多孔吸附板系统=组合进气系统,其中多孔吸附板系统功能可以主动吸附附面层,这种设计美国当年在yf23验证机上就有类似设计。也被称为边界层控制系统。这种进气道设计方案能保证飞机在跨音速和2.2马赫以内均拥有优秀的发动机工况与飞行性能。
为了强化飞行机动稳定性,机腹进行凹陷开槽设计,美国曾经的兰姆达机翼构型方案腹部也有凹陷开槽。
主翼翼型为兰姆达翼构型,这种翼型有以下优点:
1优化隐身性能,有效降低雷达散射截面(RCS),增强战场生存能力。
2出色气动性能,无论亚音速还是超音速都具备出色机动性。
3远程续航能力,在亚音速超音速的航程都表现非常好
4强化结构强度:后缘锯齿设计具有较高结构强度,
5优秀起降性能:显著改善了飞机的起降性能和亚声速巡航性能,对于舰载机尤为重要
主翼翼尖是全动翼梢小翼∶可进行倾斜旋转,配合其他可动翼面与矢量二维发动机喷管可以进行超机动飞行,并保障机动时飞行稳定性,可以在60度大攻角时仍具备良好的偏航控制能力。且其偏转所产生的偏航力矩,基本不随着侧滑角的改变而变化。在全飞行包线内的偏航控制能力,基本不受不稳定旋转的影响,还提供了大攻角的可控性与抗尾旋能力。配合前缘襟翼,四对副翼以及二维矢量喷口,机动性应该是现阶段最为逆天的重型战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