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与以色列情报机构合作有联系,整个移民族群都将遭到了驱逐,伊朗间谍的困惑有望得到缓解。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邻国也做出同样的决定。

伊朗政府为何驱逐大批阿富汗人

数以百万计的阿富汗裔人将在未来几天内必须离开伊朗。他们被强制驱逐的过程已经在邻国阿富汗引发了人道主义危机。阿富汗社群究竟对伊朗政府犯下了何种 “过错”?为何要用这种方式最终彻底解决问题?

伊朗政府给境内非法移民设定的离境期限将于本周日截止。这些移民主要是阿富汗人 —— 据不同估算,伊朗境内有多达 600 万阿富汗人,其中 400 万是非法移民。另有消息称,塔吉克斯坦也针对阿富汗移民作出了类似决定(“在两周内驱逐出境”),但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若非法滞留的阿富汗人在本周日后仍滞留在伊朗,将面临强制驱逐甚至逮捕。毫无疑问,针对这数百万人规模的族群(侨民)采取如此强硬措施,源于近期伊朗与以色列 12 天战争期间,阿富汗裔族群(普什图人和俾路支人)被指控与以色列情报部门合作。

相关逮捕行动已迅速展开,涉及在简陋的车库制造无人机、传递情报等案件。调查事实确实显示,非法滞留在伊朗的阿富汗人构成了极具危险性的群体 —— 他们乐于参与反伊朗政府行动,甚至与以色列情报部门合作。伊朗议会未加犹豫,紧急通过了驱逐阿富汗非法移民的决议。如前所述,这涉及数百万人。事实上,伊朗正在将一个完整的族群、整个民族驱逐其领土。

公平地说,这并非伊朗境内因伊以战争引发的短暂 “反阿富汗情绪” 爆发。早在今年 3 月,伊朗议会就已通过驱逐阿富汗人的决议,甚至设定了具体期限 ——3 月 20 日前。当时约 70 万人离境,但彻底解决非法移民问题的目标并未实现。类似进程同时在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推进,但这两国的阿富汗非法移民数量要少得多。在伊朗,一个全新的族群已然形成:许多阿富汗人出生在伊朗,甚至已是第二代,但根据当地法律,他们仍被视为非法移民。

伊朗政府为何驱逐大批阿富汗人

在这一群体中,所谓的 “双重身份” 被以色列人大肆利用,这也成为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招募人员的温床 ——因为“双重身份” 手段本就是以色列摩萨德利用的核心手法之一。

如今,在伊朗政府和议会公布了关于驱逐出境截止日期的新决定后,边境已经排起了长队。尽管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显然,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阿富汗人离开伊朗,前往赫拉特。

伊朗政府为何驱逐大批阿富汗人

负责难民事务与人道主义援助的国际组织已发出警报。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UNAMA)指出,6 月从伊朗被驱逐的人数已达 28.3 万,这与伊以冲突升级直接相关。该组织强调,赫拉特和尼姆鲁兹的边境地区已不堪重负,当地资源有限,返乡群体与接收社区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我们看到返乡潮持续不稳,边境社区无力应对。若无即时且持续的援助,局势可能演变为人道主义灾难。” 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的代表表示。

返乡移民面临住房、工作、食品短缺及基本生活条件匮乏等问题。许多家庭没有证件,部分儿童更是首次踏上阿富汗土地。阿富汗西部出现自发难民营,缺水、缺电且医疗资源不足。国际社会对阿富汗人道主义项目的资助不断缩减,迫使援助机构削减食品配给和医疗服务。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呼吁国际社会紧急调动资源,防止大规模人口流动及公共卫生紧急状况的发生。

而阿富汗自今年年初起就已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外国及国际观察员称,由于邻国的反移民政策,今年已有超过 90 万人返回阿富汗。

“阿富汗无法独自应对。从伊朗大规模返乡(继早前从巴基斯坦被驱逐后)给本就脆弱的阿富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边境地区。返乡目的地的情况同样严峻:接收社区在资源有限、基础设施薄弱的条件下面临重重困难。” 联合国代表豪尔赫・加林多(Jorge Galindo)表示。

部落体系也对局势产生负面影响。许多阿富汗人当年并非独自移民,而是举家、整族甚至整村迁移。而当地社区同样以部落为单位组织,不愿接纳对他们而言 “外来” 的族群。这引发了冲突。更何况,阿富汗缺乏农业用地,土地的封建与部落所有制受宗教保护(“土地由真主赐予地主或部落”—— 苏联时期的阿富汗社会改革已动摇了这一基础),城市里更是没有足够岗位容纳如此多的人口。

伊朗政府为何驱逐大批阿富汗人

与此同时,伊朗、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有权规范移民政策、对非法移民采取驱逐措施。这确实关乎国家安全。据联合国专家数据,今年年初以来从邻国被驱逐的 90 万阿富汗人中,90% 完全没有任何证件,且从未打算合法化身份。

阿富汗裔移民族群这不仅是犯罪活动的温床,更是敌对情报机构 —— 首先是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的活跃土壤。伊朗反间谍机构无法也不擅长在数百万侨民中开展精准“锄奸”行动。

此外,国家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已查明的普什图人和俾路支人与 “摩萨德” 的大规模合作,还包括稳定劳动力市场、规范黑市、打击毒品交易、走私和人口贩卖等问题。更不用说,阿富汗人打破了伊朗习惯的民族与宗教平衡:他们多为逊尼派,使用的语言虽与波斯语相近,却非伊朗主要语言。

值得一提的是,巴基斯坦也面临类似问题。只不过在巴基斯坦,阿富汗非法难民已经被印度情报机构利用。

1947 年英属印度分治后,部分阿富汗家庭甚至整个部落从白沙瓦迁至印度定居。他们因面部的欧洲特征被称为 “法兰克人”(这一词汇在印度、巴基斯坦乃至整个东方通常指代欧洲人),并在种姓社会中占据了相当高的地位。典型例子是阿富汗裔演员与导演卡普尔家族,从在苏联广受欢迎的拉杰・卡普尔开始。

另一方面,伊朗的生活水平远高于巴基斯坦,因此阿富汗移民的主要流向是阿富汗的西部方向(即伊朗)。

很难想象,在边境另一侧基础设施匮乏的情况下,伊朗如何完成如此大规模的驱逐行动。喀布尔的塔利班政府尚未完全控制全国领土,目前也尚不清楚塔利班将对各部落采取何种政策,或他们是否在意如此多难民返回本国。

显然,对伊朗而言,驱逐数百万非法移民只能带来短期缓解。

伊朗政府为何驱逐大批阿富汗人

摩萨德确实曾大量利用普什图人和俾路支人达成目的,但在德黑兰看来,驱逐非法移民更像是在消除后果,而非解决根源。用这种方式无法彻底清除以色列情报网络。必须针对以色列的手段进行打击 —— 例如,优先追踪与特工机构的通信系统,这远比一刀切的驱逐有效。此外,若德黑兰本有意开展复杂的情报行动,驱逐行动会使其丧失利用被策反特工进行动态博弈的可能。更复杂的行动则更无从谈起。

但伊朗方面认为,大规模驱逐阿富汗非法移民不仅在反间谍层面更可取,也有利于整体改善国内局势。当然,这一决定带有浓重的情绪化东方思维,以及 “一击解决所有问题” 的习惯性倾向。这种做法是否正确,时间将给出答案。至少,对于那些将维护伊朗在民族与宗教多样性中的统一视为核心政治与社会目标的人而言,这种方式颇具吸引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