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陶器的起源阶段应该提早到在距今20000年,目前发现最早的三个陶器遗址都超过距今15000年,而且都见于岭南地区;到距今10000年前后,目前发现了16个早期陶器遗址,说明各地已经普遍存在陶器;最晚在距今8000-9000年前后,陶器生产基本成熟,并在南北多个地区形成了独立的发展系统。


万年以前,中国古人创造的陶器

万年以前古人生产的陶器分布图

南方地区最早的陶片发现在长江中游南岭以北的江南丘陵区,以万年仙人洞和道县玉蟾岩所出者为最早,并且测年序列清晰,绝对年代已超过距今18000年,进入末次冰期最盛期。南岭山系西南部桂林地区的庙岩、甑皮岩和大岩所出者年代稍晚于南岭以北,绝对年代在距今17000-12000年左右。而更靠南的北回归线两侧的鲤鱼嘴、顶蛳山与牛栏洞等遗址所出者似乎年代又稍晚些。最近有学者指出牛栏洞螺壳碳十四测年结果能更好地反映该遗址文化遗存的年代,进而认为牛栏洞的早期陶器的年代为距今1.6万年左右(已校正),显示出岭南北部地区是早期陶器的重要分布区域。而地处华东的钱塘江流域的上山与小黄山遗址的陶器年代最晚已接近距今8000年。

总体来看,南方地区的早期陶器表现出很强的原始性。其中除时代相对较晚的上山遗址和小黄山遗址之外,距今超过1万年的陶器都不丰富,且均为破碎陶片,说明使用不频繁。发现的陶片都较厚,烧成温度较低,结构疏松;均为夹砂陶,羼和料为石英、长石等矿物颗粒,陶色多为褐色基调,器形为圜底釜类;制法为手制,常见泥片贴塑法和泥条筑成法。早期陶片的伴出工具组合有石核-石片打制石器,骨、角、蚌器较为发达。

总体来看,北方地区的早期陶片的绝对年代大体同时,大约在距今1万年左右。该区域早期陶片均为夹砂陶,烧成温度较低,结构疏松。陶色以褐色为基本色调,厚度常在10毫米左右,羼和料有石英、云母、方解石、蚌屑颗粒,多素面,或施有压印纹,器形为盂类或罐类等平底器,制作技术为泥片贴塑或泥条筑成。

北方人群的流动性更高、狩猎经济比重更大,经济模式适应于北方当时的森林-草原环境;南方人群的流动性较低、采集经济比重更大,经济模式适应于南方当时的森林环境。


万年以前,中国古人创造的陶器

早期陶器比较


至今1万年前,第四纪的末次冰期结束,全球气候开始转暖,地球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新世。全新世的起始时间,通常以新仙女木事件的结束为标志,过去一般划在10500a BP。随着新仙女木事件年代的重新厘定,其结束年龄已经由10500a BP校正为11500a BP,因此,全新世的下限也有提到11500a BP的趋势。而以磨制石器、陶器和农业、畜牧业的出现为标志的新石器文化,其时代相当于全新世的早中期,大致在10500a BP或11500a BP~4000a BP之间。

伟大的新石器时代拉开了帷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