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台湾统一方式可能出乎意料:毛主席76年前运筹帷幄,给出最佳答案
5361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76年前,毛主席其实已经把台湾怎么收回来,写在了小本本上。
只是那页纸被一场朝鲜战争吹飞了,后人翻箱倒柜,才发现答案一直躺在那儿。
当年粟裕在福建海边练登陆,张爱萍从零攒船,刘亚楼现学空军,连台湾省委书记都提前选好。
结果1950年6月,一声炮响从半岛传来,第七舰队横插海峡,计划直接腰斩。
部队掉头去朝鲜,最好的窗口啪一声关上。
很多人以为这事就黄了。其实没黄,只是换了打法。
1955年,先拿一江山岛试水。
海陆空第一次合体,不到一天打完。
蒋介石一看苗头,连夜把大陈岛军民全撤。
这不是简单的拔点,是拿小刀划开美台“共同防御”的包装,看看里面到底几斤几两。
三年后,金门炮战更绝。
单日打、双日停,炮弹像闹钟,提醒全世界:内战还没打完,谁也别想画海峡中线搞“两国”。
蒋介石本来最怕丢金门,结果大陆反而“帮忙守岛”,默契得像一对老邻居轮流值班。
这边炮声当背景音,那边密使已经悄悄过江。
1956年“一纲四目”摆上桌面:只要认一个中国,台湾想怎么管自己随便,钱不够中央给。
说白了就是一国两制的1.0版。
蒋介石派人来回谈,两边都觉得有戏。
最戏剧的是1974年。
西沙开打,军舰要从台湾海峡直插南海。
搁以前得绕大弯,这次毛主席一句“直接过”。
台湾那边听完报告,老蒋只回一句“西沙战事紧”,放行。
两岸舰队第一次在同一条水道并肩,敌人是南越。
看到这里就懂了:武力从来不是唯一选项,而是让对方知道随时可能用武;和平也不是软弱,而是把统一做成一道对方舍不得关上的门。
今天军机绕台、航母穿行,不过是把当年的炮声换成发动机轰鸣;惠台政策、融合发展,就是把当年的“一纲四目”升级成2.0、3.0。
压力给够,善意也给够,剩下的交给时间。
统一不一定是大片里的抢滩登陆,也可能是某天突然发现:海峡那边的人过来不用通行证,微信支付宝刷得比台北地铁还顺。
到那天,炮声、密电、军舰、谈判桌,都成了前奏,真正的句号写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扫码、每一次通话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