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俄老兵一挑六全身而退无人机立功
3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随着技术和战术的进步,现代战场上已经很少能看到惊人的单兵战绩,但最近在乌克兰战场上,却真就出现了“一挑六”的离谱战绩。俄罗斯第60独立摩托化步兵旅的一名老兵,再一次展示了单兵素质在战场上的重要性。
▲被俄罗斯老兵击倒的乌克兰士兵
具体来说,俄军近期投入第394摩托化步兵团、第60独立摩托化步兵旅的骨干力量,进攻乌克兰驻守的新格里格洛夫卡村。这名呼号“Mio”的俄罗斯士兵,在借助队友操作的无人机,完成战场侦查后,大胆贴近乌克兰士兵停留的低层建筑,并向内投掷了手榴弹。借助爆炸造成的混乱,转移到另一个角度的“Mio”,使用步枪击倒了两名乌克兰士兵,随后毫不恋战地撤退。很快,在第一轮突袭中存活的另外三名乌克兰士兵,意识到自己的藏身位置被发现,慌不择路地沿旷野撤退,遭到在附近隐蔽的“Mio”精准伏击,全部中弹倒地。
▲虽然霰弹枪被视为反无人机利器,但效率也就那样
当三人在毫无遮蔽的空地上失去移动能力,结局就已经注定——“Mio”的队友操作无人机,以投掷小型炸弹的方式完成补刀。此外,第六名更聪明的乌克兰士兵,没有选择与这三人一起撤退,而是挑选了一个更加隐蔽的道路。但有无人机提供信息的“Mio”,成功发现了他的行动,一个精准地短射将其击倒。整个交战过程时间并不长,不过“Mio”的表现非常出色,在一对多的情况下,还能大胆发起攻击,并冷静地执行预定战术,在自身毫发无损的情况下,消灭六名对手,已经堪称传奇。
▲一线步兵对无人机的需求简直没有止境
相比之下,乌克兰小队的表现非常拙劣,先是多人都集中在一栋建筑,且没有放出观察哨,任由对手摸到藏身地没有任何反应。第二波三人遇袭后,慌乱奔向旷野更是毫无战术可言。不出意外的话,这六人大部分都是严重缺乏训练的新兵,甚至是壮丁,才成就了“Mio”的战绩。此外,通过这个交战过程,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FPV无人机对前线单兵战场的统治力,“Mio”的胜利绝大部分都要建立在与无人机的紧密配合基础上。
▲无人机赋予的空中视角至关重要
首先,“Mio”敢于大胆贴近对手藏身建筑,是因为无人机侦察到对手缺乏对外观察能力;其次,完成第一波突袭后,“Mio”也是依仗无人机观察战场,实时掌握对手动向,才敢于继续留下伏击;然后,三名被击伤但仍有反击能力的乌克兰士兵,对于只有一人的“Mio”而言,想彻底消灭是比较棘手的,因为很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被对手反杀。但对于无人机而言,定点投弹是入门科目,实际上也确实实现了无伤补刀;最后,盘旋在战场上空的无人机,能随时监视到对手援兵、残余兵力的动向,为“Mio”的下一步行动提供准备信息。
▲甚至美国都开始向乌克兰请教无人机使用经验
一方是缺乏无人机,且单兵素质严重不足的六人小队,另一方是空地配合默契,由经验丰富老兵冲锋在前的两人小组,最终碰撞的结果是前者全灭,而后者毫发无损。这就是“信息化作战”的真实战斗力,也是俄乌双方都不惜一切代价发展无人机,甚至只流出一小部分经验,就在其他地区形成碾压的原因。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国内目前并没有足够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无人机/反无人机技术和产能,都是实打实的世界之巅,但凡有对手想在这个领域挑战中国,下场都将是毫无疑问的。
▲只是轻微出手就足以震动全球
从整个战场的角度上来看,其实双方都有这种表现出色的单兵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来自乌克兰方面的例子,要比俄罗斯少很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方地面交战的真实场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