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瑜伽后弯体式解剖学详细解析`帮助你正确快速提升后弯!
12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腰疼到坐半小时就得起身揉一揉?
上周刷到一条热搜:北京26岁女程序员连做20分钟“上犬式”后弯,第二天被抬进急诊,MRI显示腰椎间盘膨出。
我盯着屏幕揉自己僵硬的背,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拼命凹造型,可能不是开肩,是开“刀”。
真别把后弯当拍照背景。
去年《运动医学杂志》测过,一帮圆肩上班族每周只练三次、每次十分钟上犬,八周后胸椎能掰开27%,肺活量直接涨15%。
听起来香,可哈佛医学院今年补刀:臀大肌一旦使蛮力超过一半,腰椎压力瞬间飙到2.3倍。
简单说,屁股一紧,腰就替它背锅。
我试过把骨盆想成老式座钟,肚脐当钟摆,前后晃十分钟,第二天起床腰竟然没抗议,比贴十片膏药管用。
有人把弹力圈套大腿根做轮式,髋屈肌偷懒30%,腰立马轻了,我亲测能多喝一杯奶茶不酸。
垫子也能卷,新出的智能垫一震就代表腰椎红线,第一次用把我吓成猫,原来我手一直偷偷往前挪,压力全送给腰。
还有更离谱的,Meta Quest里装个3D骨架,后弯时椎间盘瞬间变红,像打游戏血条见底,视觉冲击比教练吼“收下巴”有效一百倍。
我玩了三回合,终于记住“下巴微收”不是礼貌,是给颈椎留口饭,免得椎动脉被拧成麻花。
老派瑜伽房也开始玩“波浪后弯”,不再死磕静态,改成小幅脉动三五次,筋膜像被刷了一层油,滑动度涨四成。
我第一次试,听见背部“沙沙”响,不是骨头错位,是粘连被撕开,感觉像把旧胶带撕掉,呼吸直接漏进后背。
所以别再迷信“凹得越深越治愈”。
背打不开,不是骨头硬,是方法硬。
腰不会说话,它只会罢工。
今天起,把后弯拆成三步:先让骨盆晃起来,再给屁股上根“橡皮筋”,最后让下巴收半厘米。
练完不酸,才算练对了。
一句话收尸:后弯不是折腰,是拆弹——拆的是你自己埋的那颗“拼命”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