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即将进行的党主席改选已经成为整个台湾目光的焦点,根据最新民调结果,罗智强和张亚中已经不具备什么胜算,支持率最高的是年轻女性政治家郑丽文。别看郝龙斌的支持率低得可怜,但是他的背后还有两个“诸葛亮”。
大环境
民进党在今年可以说是自食其果,在赖清德种种恶行的影响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基于台湾现有的政治环境,摆在国民党面前最严肃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蓝白合”,一个是“两岸”,蓝白合可以说是下一届国民党主席的必选题。
蓝,也就是国民党;而白则是柯文哲成立的民众党,只有蓝白相结合,对上绿营的民进党才会有充足的胜算,因此,下一任国民党的主席必须要拿下“蓝白合”。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两岸”。这个问题一直是台湾当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今年由于一个网红的出现,直接改变了整个政治场上的格局。
原本的台湾民众一直生活在民进党的信息茧房中,对于大陆的认知非常之差,甚至认为大陆人会吃不起茶叶蛋,而在今年,网红馆长选择全程直播自己到上海的旅游经历,就是为了看看大陆到底是不是如民进党所言,没承想,这一行为直接为台湾人民“开智”。
尤其是那些受到激进言论影响的年轻人们,回归的大势已经难以阻挡,无论是哪一方阵营,都没有办法继续隐瞒民众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这两个重要问题也就成为了大辩论的主要论题。
大辩论
先来看看罗智强的发言,罗智强可以说是这几位候选人中言语最开放的一个了,他在辩论中强调两岸关系的重要性,并且直接公开承认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立场阐述明晰,罗智强还公开了他的政策核心。他将把重点放在民进党以及蓝白合之上,不仅提出了对“蓝白合”的具体策略,还打了一把友情牌,表示自己与白营柯黄二人关系良好。
这样的言论乍一看点题,但却空洞无比,首先是立场,虽然表态承认“我是中国人”,但是他并没有在“两岸”问题上做出行动的决心,反而是用一个身份认同去避重就轻,试图用这种方式获得民众的支持,也就是俗称的“画大饼”,民众当然不会买账。
说白了,罗其实就是过去国民党政客典型的样子,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名为“情感”的砝码,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说罗是穿上新衣的旧派,那么张亚中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派了。张亚中的想法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就是直截了当地面对台湾政客最痛的伤口——恢复国统纲领,展开国共政治对话,主张两岸和平。
这个想法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但错就错在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的,或许在张亚中看来,现在的民进党以及部分优柔寡断的国民党就是台湾长出来的瘤子,因此他想要做的就是直截了当的切割。
但是他忽略的问题是,在赖清德一年的领导下,台湾民众的生存无法得到保障,缺水断电都是常态。并且过往那些年中,民进党灌输的思想并非完全清除。也就是说,一旦采用强硬的外科手术一刀毙命,很有可能会被已经扩散的“癌细胞”抓住机会,卷土重来,因此,民众不会选择张,圆滑的政客也不会选择张。
对于现在的台湾来说,张只适合做尖刀,而非执刀人,比起张亚中的“硬骨头”做派,郑丽文就像是水,既能润物无声,也可化冰,掷地有声。如果说,罗的理念是空中楼阁,张的理念是不可行之尖刀,那么郑丽文的理念就是治疗台湾目前问题的一剂良方。
郑丽文从未将蓝白问题和两岸关系拆分开来,她表示,国民党有责任肩负、捍卫“宪法”,下架民进党,让台湾回到正轨是他们的使命,并且,郑丽文明确地指出了“台独”和“反共”思想不再适应时代潮流。现在应该做的,是打破“台独”的骗局,撕碎信息茧房;同时加强两岸交流,让更多的台湾年轻人得到发展机遇。
同时,郑丽文还表示,她会和团队中的资深专家联合,提出具体方案,不断扩大决策权,让软弱的羊变身善战的狮,这一番言论可谓是最大程度地击中了当下台湾民众的心。
首先,台独骗局已经让馆长撕开了一道口子,只有彻底毁灭,才是民心所向,其次,切入点不是政治,而是民生。从馆长以及不少台湾群众的发言来看,台湾的年轻人需要未来,他们需要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不是大饼,也不是难以接受的先锋,而是在兼顾政策时切实有力地为民众思考,这,才是现在的台湾所需要的东西。
讲到这里,郑丽文的优势已然十分明显,但是竞争对手中,还有一个背后有人的郝龙斌,郝龙斌因故没能参加辩论,但是他的背后还站着两个人,一个是精通媒体舆论的赵少康,一个是国民党现任主席朱立伦。
赵少康拥有非常多的媒体资源,曾经亲自带着郝龙斌到国民党中央走了一次,这不就是明晃晃地向大众表示他对郝龙斌的支持么,朱立伦更是不用说,在任主席拥有的力量,远非候选人可比。
结语
国民党内部更新换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台湾之后的发展,也关系到两岸问题,回归已经是大势所趋,未来值得期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