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说得真漂亮,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许多人(包括我)心中隐约感觉到但未能清晰表达的东西。
它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绕开了所有世俗的、理性的标准,直接回归到我们作为“人”这个生物体最原始、最真实的反馈系统——我们的身体。
让我们来深入解读一下,什么是“有生理性反应的事情”,以及为什么做了就“赢了”。

1. “生理性反应”是什么?
它不是指理性的权衡(比如“这份工作薪水高”),也不是指道德的约束(比如“我应该做个好人”),而是你的身体、你的神经系统最直接、最诚实的反馈。
它通常表现为:
· 正向的生理反应(吸引你去做的事):
· 心跳加速,多巴胺分泌: 当你想到或开始做一件事时,感到兴奋、期待,浑身充满能量。比如,音乐家拿起乐器时手指的发痒,运动员站上赛场时的跃跃欲试。
· 心流状态: 一做起来就忘记时间,感觉不到饥饿和疲惫,全身心沉浸其中。
· 发自内心的微笑: 不假思索,面部肌肉自然舒展,感到由衷的快乐。
· “就是它”的直觉: 第一次接触某个人、某个领域或某个机会,就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确认感,仿佛身体里的某个开关被打开了。
· 负向的生理反应(提醒你离开的事):
· 生理性厌恶: 想到某些人或某个环境,就感到胃部不适、头晕、压抑,想要逃离。
· 身体疲惫: 即使没做什么体力活,也感到精疲力尽,这是一种精神能量被耗干的信号。
· 失眠与焦虑: 身体用失眠、心悸等方式,抗议你目前的生活方式或选择。
在人生上半场,我们常常为了生存、责任、他人的期望,而忽略甚至压抑这些生理信号。我们强迫自己待在令人窒息的环境里,做着自己毫无感觉的事情。
2. 为什么在下半场“做这些事”就赢了?
这里的“赢”,不是赢了别人,而是赢回了自己。
· 赢在“真实”: 你的内在(感受)和外在(行为)是统一的。你不再分裂,不再内耗,这种内在的和谐是最高级的健康。
· 赢在“能量”: 做有生理性吸引力的事,本身就是在充电。你会进入一个能量正循环:做事 -> 获得快乐和能量 -> 做得更好 -> 获得更多能量……反之,做厌恶的事则是在持续耗电。
· 赢在“效率”: 热爱是最好的天赋。当你对一件事有天然的直觉和热情,你的学习速度、创造力和坚韧程度会远超常人。这不是内卷,是内燃。
· 赢在“无悔”: 人生下半场,时间愈发珍贵。把所剩无几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让自己生理性不适的人和事上,是最大的奢侈和遗憾。追随身体的指引,至少能确保你为自己而活过。
3. 如何实践这句话?
这并非意味着要你立刻抛下一切,不管不顾。而是:
1. 开始倾听: 像对待一个精密仪器一样,关注自己的身体信号。今天见完那个人,是感觉神清气爽还是疲惫不堪?做完那件事,是意犹未尽还是如释重负?
2. 微调,而非颠覆: 如果暂时无法换工作,能否在业余时间发展一个让你“心跳加速”的爱好?如果无法离开一个城市,能否每周去一次让你“呼吸顺畅”的自然环境?
3. 给正向反应“加权”: 在做决策时,除了考虑收入、地位等传统因素,给“我是否真心喜欢/感到愉悦”这个因素加上更大的权重。
4. 果断远离“负向反应源”: 对于那些让你产生生理性厌恶的人际关系、工作内容或环境,要有勇气设立边界,并制定远离的计划。你的身心健康是第一位。
人生上半场,我们学习规则,适应社会,像是在写一篇别人出题的论文。人生下半场,是时候把笔抢回来,为自己写一首诗,谱一曲歌,或者干脆去旷野里奔跑。
去拥抱那些让你眼睛发亮、心跳加速的事,远离那些让你胃部痉挛、心神不宁的事。
这不是任性,而是智慧。因为你的身体,从不说谎。听从它,你就是人生下半场真正的赢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