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刚过一半,中美之间的风向已经变得比以往更加诡谲。

最近,一个几乎没多少人关注的细节,悄悄地引爆了战略圈内的警觉:我国大规模囤积“镍”。

从老祖宗传下来的那句“不打无准备之仗”,此刻听起来尤其有分量。一个国家要未雨绸缪,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博弈,还得准备那种最不想发生、但最可能被逼到的局面。

不打无准备之仗!中美紧张局势升级,我国在做长线布局

镍不是镍,是工业底牌

先说这个“镍”,它到底重要到什么程度?

说白了,它就是工业体系里不可或缺的一环。你能想象基建、船舶、飞机、核电站这些东西如果没了不锈钢会怎么样吗?而不锈钢的背后,关键就在于镍。

一吨不锈钢得靠约100公斤的镍来提升性能。中国是不锈钢大国,全球一半多的不锈钢产量来自中国,镍自然就成了不能断的供血管。再往深里看,新能源车、电池、高端军工材料,全都离不开它,特别是高纯度镍——这是动力电池的“芯脉”,谁掌控了镍,谁就更有机会在新能源和储能赛道上跑赢。

这几年,全球车企都在往电动化冲刺,特斯拉、比亚迪、福特、大众,谁都不敢掉链子。镍的战略意义一下子就被放到了台面上。

不打无准备之仗!中美紧张局势升级,我国在做长线布局

英国《金融时报》前不久披露:从2024年12月开始,中国就开始大规模采购镍。据市场报道,短短半年内买了10万吨。对比来看,之前中国的国家级镍储备大约也就6到10万吨。这等于说,中国的战略储备直接翻了一倍。

再看官方数据: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纯镍进口达到77,654吨,同比几乎翻倍。这已经是自2019年以来同期的最高纪录了。如果加上国内冶炼产量,以及各大企业自行囤积的部分,中国在这方面的手里牌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厚实。

有意思的是,这些采购并没有在台面上大张旗鼓,而是通过各种市场化方式悄悄进行。要不是外媒放出风声,这个行动很可能就一直藏在“防火墙”后头。

这个节奏,其实就很说明问题:中国正在有意识地对关键资源链条进行系统性升级,是做长线布局。

不打无准备之仗!中美紧张局势升级,我国在做长线布局

为什么是现在?时机太关键

今年是个很敏感的节点。中美之间的较量早就不只是经济层面的问题。

从去年开始,美国开始联合盟友对中国的资源进口、科技供应链进行全方位“抽骨头”式打压。你可以看到,澳大利亚和菲律宾这两个镍资源大国,正被美国拉拢地紧紧的。

尤其是菲律宾,长期是中国红土镍矿的重要来源地,占了进口量的大头。但眼下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频频配合美国军事挑衅,对中国的资源出口政策也开始变得“说一套做一套”。一旦中美之间有实质性摩擦,美国可能会施压菲律宾,对中国镍矿出口设限。

所以你就明白了:中国大动作囤镍,是一场针对潜在封锁的超前应对。这不是把问题留到战争那天解决,而是现在就做好底层工业的底座。

类似的事其实也早有前例。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就低价大量进口铁矿石和原油,后来这些战略储备在国际价格疯涨时成为护国重器。现在囤镍,某种程度上是历史经验的延续,只不过这次的对手不是市场,而是有备而来的地缘政治力量。

不打无准备之仗!中美紧张局势升级,我国在做长线布局

镍价低,是机会更是信号

再来一个细节。

近两年,由于印尼等国的镍产量井喷,全球镍价跌了差不多40%,现在基本处在五年低点。中国现在囤货的时点,很像是瞄准了这个价格“洼地”,以更低成本获取战略资源。

这就像平时我们买房,谁都不想高位接盘。中国买镍,不光是量大,更讲究的是节奏和窗口。这种“趁你不注意我先囤够”的动作,看起来平静,实则是极其聪明的资源博弈。

而且,镍价低迷也让国外企业利润空间收紧,如果再遭遇出口限制,容易被中国这种高储备国家“反制”——你想控我?我不买你就亏本,你还不敢轻易涨价。产业链里讲的,不光是技术,还有话语权。

不打无准备之仗!中美紧张局势升级,我国在做长线布局

有人会觉得,囤镍是不是意味着中美已经准备“摊牌”?其实并不是这么极端。战略储备,并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不被逼到“只能打”

这几年,中国在战略资源上的动作越来越多元。不光是镍,黄金、石油、天然气,甚至粮食都在加紧布局。

2024年,中国央行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储备,总量达到2,300吨左右,为历史新高。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中亚、蒙古、俄罗斯之间的资源通道正在加强,“西进北拓”已经形成相当规模。

再加上在印尼、非洲本地投资建设镍、钴、锂等矿产项目,整个资源安全网络在逐步外延,不再被少数几个国家牵着鼻子走。

这种结构调整的背后,是中国对全球形势做出的一种冷静判断:面对不确定性上升的大环境,把资源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实在。

不打无准备之仗!中美紧张局势升级,我国在做长线布局

今天讲镍,其实是个切口。更大的命题是,中国如何在这场没有硝烟但火药味十足的博弈中,把自己的产业链、供应链锻造成真正的“抗打击系统”。

说到底,靠别人的关键资源永远都不是长久之计。靠市场调节,也终究敌不过政治博弈。

我们处在一个多事之秋,从南海到台海,从新能源到AI芯片,每一条战线都可能是突发点。中国不是在追求战争准备,而是在追求一种“稳住压舱石”式的战略安全”——这是比单纯的军事对抗更高级的博弈思维。

正因为如此,镍的囤积才不仅仅是“买货”,它更像是一次国策层面的“提早出牌”。在中美之间的角力越来越注重系统韧性、供应链稳定性的时候,这种从资源入手的动作,背后是更大的棋局。

你不能指望对手突然仁慈,但你能让自己尽可能不怕“变局”。这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深意——不是为了战而战,而是为了有底气说:你变,我不慌。

参考资料

《金融时报》:“中国半年内购入10万吨镍,战略储备明显提升”,2025年6月刊

中国海关总署公开数据:2025年前5个月镍进口量统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