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有人一年一件新衣服都没买,衣柜却越穿越顺眼;

有人明明不缺钱,却只在二手平台淘衣服。

明明以前抢新款才叫潮,现在连明星都在晒旧衣回收。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环保这事,终于真刀真枪地开始了

谁都知道衣服用水多,污染高,可以前没人真在意。

2022年那组数据一出来,网上一下炸了,做一件纯棉T恤,要2700升水,什么意思?

一个人三年喝的水,全灌进一件衣服里,穿几次,丢了。

快时尚疯狂上新,每年全球扔掉的衣服堆起来,能绕地球三圈。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2022年,中国服装行业,光废旧衣物就有5000万吨,绝大多数没回收,直接烧了或埋了。

很多年轻人开始觉得不值当。

衣服刚买回来那几天好看,穿两次就闲置;转头看看衣柜,全是“冲动”,再看工厂排污、棉花种植用地、化纤微塑料,没哪个环保。

2023年初,国家出了个新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要建全国回收体系,支持企业搞旧衣再生。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有人说是政策导向,也有人觉得这事早该来了。

智能回收平台开始用AI算法,识别衣物成分,分拣效率提升40%,回收规模跟着猛涨。

不少城市装起了智能旧衣回收箱,还带语音识别,衣服一投进去就分门别类。

像上海、深圳、成都几个大城市,已经开始试点社区定点改造服务,不让衣服直接流向垃圾场,而是变成擦布、包袋、再生纱线。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环保这事,一开始没人信真能走起来。

现在很多人开始默认——衣服能不买就不买,穿得下就不换。

有些年轻人拉黑了所有快时尚店铺,在二手平台挑货,理由也简单:这事儿终于跟我自己有关系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理性消费,不买才是新的“有钱人”

经济这两年起伏大,谁心里没点数?2023年有个消费行为调查,全国范围做的,68%的受访者说要减少非必要消费。

服装支出直接被砍,35%的人干脆不再买新衣服,这跟“穷”没关系,更多是“懒得买”。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大家慢慢明白了,衣服太多,烦,买的时候热情高,穿一次就扔,反复套娃的消费循环,早让人厌了。

广州那边有个典型案例,一家三口,原本一年服装花8000块,现在每年不超2000。

衣服一概只买必要款,旧衣重新组合,节省的钱转去孩子培训和家庭理财。

这叫“旧衣新穿”,不光是节俭,是另一种选择。

30岁以上的白领群体开始流行“胶囊衣橱”,就是那种只保留10到15件衣服的模式,每件都百搭,能互相混搭出几十种组合。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这种衣橱风格在抖音、小红书上有大量晒图,一种标签叫“极简通勤”,也是现在讨论度特别高的一个方向。

北京有个二手衣物改造达人,用旧牛仔裤做帆布包,五块钱的布料,改出来的包在市集上能卖到90。

她说,每天有人留言问教程,也有人主动邮寄旧衣请求定制。

过去,谁衣柜里品牌多,谁就赢,现在反过来,谁能用旧衣搭出高级感,谁才是懂穿搭。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现在的年轻人买东西,看重两个词:“耐穿”、“值得”,这两个标准一上来,那些动辄买三送一、每月上百新款的快时尚平台,自然被冷落了。

消费降级表面上看是缩手,其实是挑明白了规则,这是更有主见。

很多博主开始做“旧衣重生”专题。改造视频点击率,比美妆教程还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复古穿搭火了,经典款式没过时

先是一些明星,开始晒老照片里的衣服,网友一看,惊了,那些20年前的老夹克、老毛衣、牛仔裤,居然比现在新出的好看多了。

真有人去翻父母衣柜,找到90年代的旧衣,洗干净直接穿上街,回头率高得吓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不少男生女生,都开始穿起旧西装、大肩垫、直筒牛仔,复古风不是复古,是实用又高级。

质量上的差别太明显,老衣服大多用的厚棉布、羊毛线,那时候布料紧实,针脚细,做工扎实,一件毛衣穿十几年都不松不破。

现在很多快时尚,穿两次边就卷,洗一水变形。

成都有个网友分享,一件1998年的旧毛衣,他从初中穿到现在,中间换了三次居住城市,毛衣一点都没变形,袖口还挺括着。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不光是老百姓在穿,设计师也开始复刻老版型。

Levi's在2024年,重新推出1950年代牛仔系列,全复刻老工艺,没拉链,全是铜扣,布料重,裤脚宽。

刚一上市,二手市场溢价,直接飙到300%。

你看的是老版型,其实是新趋势,只不过走得没那么快,也不那么“互联网”。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复古服饰市场规模,已达120亿美元。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中国Z世代消费者中,28%更愿意买二手古着,认为比买新品更能体现穿衣审美。

短视频平台上,穿复古衣服的账号成堆,一个女孩靠自己改造90年代连衣裙,穿出巴黎时装感,一条视频播放量几百万。

上海的“古着集市”排队排到马路口,买的全是老衣新穿,价格不贵,款式不撞衫,复古的背后,是质感,也是安全感。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快时尚太快,审美疲劳;复古刚刚好,像在衣服里找到喘口气的地方。

有潮流分析师说,时尚圈的尽头,不是新款,是经典。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旧衣的温度,比新货值钱

有个男生,翻箱倒柜找出高中时穿的运动服,上面还有他妈给缝的“001班”字样,洗了三遍也没洗掉,他说穿上那一刻,眼泪差点掉下来。

情绪价值,是旧衣最贵的地方。

有数据调查,52%的用户保留旧衣,是因为“舍不得”,不是钱的问题,是回忆太多。

像是妈妈织的毛衣、大学毕业穿的西装、恋人送的第一件衬衫。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这些衣服穿一次,能回味十年。扔了后悔,留着安心。

有人说“衣服旧了没价值”,那只是没穿进去感情。

还有人刻意保留老衣服改造成新款,为的就是纪念,有人把爸爸生前的旧衬衫剪成抱枕套,每次靠着睡觉就像还有人在。

这种“非标”的情绪绑定,快时尚品牌根本学不会。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同款爆款穿出去三百人撞衫,怎么表达自己?

2025年,有研究指出,快时尚品牌设计过于趋同,已经严重同质化,连款式命名都相似:极简廓形、无性别剪裁、莫兰迪色系。

走进商场,左手一件灰,右手一件灰,谁都看烦了。

而旧衣就不一样。一件老毛呢大衣,可能全市只你有;一条缝补过的破牛仔,别人不理解,你觉得特别。

现在二手平台上出现了一种新服务,“设计师remake”。花一千多块,把自己旧T恤改成手工连衣裙、拼接棒球衫。穿出去,独一无二。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只穿旧衣服,不买新衣服”了?

不光年轻人买单,连30+、40+的中年群体也在追,他们要证明自己有选择权。

回到那个最原始的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只穿旧衣服?

不是一件衣服多贵,也不是一件新衣多烂,是有人终于发现,穿在身上的,不只是布料,还有故事,还有态度,还有那个不再盲目消费的自己。

参考资料:

1.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22年中国服装行业年度报告》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2023)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