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与毛主席:命运搅在人心里

71年主席找许世友求情:你要打倒的三个都是好人,这三人后来如何

你有没有过那种日子——明明躲得远远的,生怕惹事,结果麻烦还是找上了门?人在江湖,哪有完全的清静。有些人,想逃,未必逃得了;有些事,没想明白,它就在你头顶落下来。许世友和毛主席那场等候,就是这么个事儿。你看这两个人都不缺风浪,但临到风头浪尖,一个等,一个避,谁也没个痛快。

1971年的夏天,气候燥,风声紧。毛主席在北京坐不住了,带着一肚子疑心和琐事南下,不是去游山玩水,实际上是想看看这片大地上是不是哪儿冒了火苗。长沙、武汉一路巡下来,每到一地,必得叫来地方的军头、政要坐一坐,可那天路过上海,毛主席竟然破天荒等了足足十五小时——就是为了见许世友。

71年主席找许世友求情:你要打倒的三个都是好人,这三人后来如何

许世友这人,很多人说“猛”。但我倒觉得,猛里其实是透着点沉稳。他知道现在南京军区乱得很,自己要是不留个心眼,可能连命都搭上。所以他打着“检查战备”的旗号,把自己藏到了皖西六安县的126野战医院,那地方偏僻得很,像野兔窝似的。但逼到这份上,许世友也并不好受,外头吵了几回,院里都快成了个前线据点,没完没了的紧张。

吃别人口中的苦,得自家心上的罪。你看许世友不是个容易被吓的人,但风声一紧,连家人也不放心。他悄悄叫妻子找去老友杨成武,亲笔写了信,托杨帮忙转给毛主席,说白了,是想把自己的话直接捅到天子耳朵里。毛主席一收信,眉头紧了好几天,问:“人在哪?”杨成武也很直爽:“在六安,混在深山里头。”毛主席想了想:“这人我得见,赶紧给我把他接到上海来。”忙吩咐办航班、派飞机,还不忘嘱咐:“一定要跟他说,是杨派的飞机,否则他真敢动枪。”

71年主席找许世友求情:你要打倒的三个都是好人,这三人后来如何

这样的警觉,你想想,都是逼出来的。张春桥被派去接许世友,虽然名义上是奉旨,但玩心眼谁不会啊?许世友一向和“那些闹腾的人”关系拧巴,听说要被带走,心里有数不清的问号。他悄悄拉过一个可靠的老同志,两句话交代得忒干脆——要是真在路上出事,孩子们托付给你,尸首得带回老家,火化的事儿想都别想。

说完这些,他也没多废话,抱着一颗疑心上了飞机。前半场像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后半场却是苦笑着去见主心骨。

71年主席找许世友求情:你要打倒的三个都是好人,这三人后来如何

上海见到毛主席,许世友“扑通”就跪下了。不是演戏,也不是装样,很多年后回头想,这一跪恐怕真把心里的积雨都翻了出来。许世友抱头痛哭,说没想到自己的世界会成这样,“主席,你得管管了!”毛主席沉默着听,最后拍板:“世友,你好好干,军区还是你的。那些乱事,我来压着。”气氛一转,许世友的眼泪里有眼疾,也藏着愤懑。

这场见面算是把许世友的心悬了半截,但事还远没有散场。回南京后,军区那摊事依然乱得很。王必成和林维先、鲍先志这些副手本也不容易,主帅避风头去了,他们还得撑场子。许世友一听说有人继续闹腾,火气立马就上来了,动不动就要下死令,让部队干涉。可王必成他们琢磨一下当时的局势,真动手那可是撕破脸,便一边顶着压力,一边“阳奉阴违”,拒绝执行。

71年主席找许世友求情:你要打倒的三个都是好人,这三人后来如何

许世友觉得这是背叛,军区副手也难捱,可到底谁的心思对,没人敢拍板。风浪过后,许世友发现部下还和反对派代表见面,甚至在意见书上签自己的名字,气急败坏,骂了好几天,说他们是在合伙“夺权”。

闲话一句,许世友的个性,人都知道,“老子说了算”,但这年头谁能真拍胸脯?你说是彼此不懂事,还是世道不公,没人有答案。

71年主席找许世友求情:你要打倒的三个都是好人,这三人后来如何

误会如阴影叠着阴影,许世友对王必成几人的恼火,可能是夹杂不少“亲者痛、仇者快”。他曾对身边人说:“王必成不是路人,他是我老乡,我们一起下过黄麻起义的火坑。别人反对我没啥,他不该。”

时间没变什么,倒是一点一滴的摩擦,愈拖愈深。后来毛主席还曾专门安慰许世友,说那三个人是好人。许世友听了,嘴巴一撇,旧仇难忘。

71年主席找许世友求情:你要打倒的三个都是好人,这三人后来如何

直到八十年代,两位老战友早已白发苍苍。王必成去南京养病时,逢年过节找许世友喝茶,聊到往年战场的事,言语里全是鼻酸。许世友才勉强抹开些积灰,聊两句。但这层疙瘩没那么容易解,转年在大会上,许世友还不点名批评那三位老红军,王必成听了,拂袖而去,气得连饭都吃不下。

人到暮年,真是有些心结,搁下就是一辈子。1984年,又一次靠大会把两人凑在一起,这才把话说开。王必成直言当年不听许世友命令,只是为了不让南京更乱,更是遵从了中央的招呼。说完还叹气,“我们都七十几了,快要去见马克思了,别再纠缠。”

71年主席找许世友求情:你要打倒的三个都是好人,这三人后来如何

许世友这次也不再硬杠,听完话,站起来,走过去握住王必成的手。他们终于把老疙瘩捋明白了,哪怕时间已烙在头发和皱纹里。

故事到这里,其实没乘上什么大结局。许世友和王必成,谁也不是一条直线能概括的。在风云里活过的人,总有自己的一套,与世事、与朋友,哪有全然的黑白是非。也许许世友那句“别人反对我没啥,他不该”,是心里最柔软又最疼的地方。

71年主席找许世友求情:你要打倒的三个都是好人,这三人后来如何

我有时也在想,倘若人们能早一点把误会掰开讲,哪还需要等一辈子的风雨。还是那句话,世道总比人心要复杂。谁该信,谁不该疑,往往等到岁月都老了,事才悠悠明白。

你要说许世友和王必成是怎样的老友,或许只有那一握手的沉默能说明。在这个故事里,皆是风浪,亦是余温。你怎么看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