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三对老夫妻组团游新疆,三天就散伙,61岁老人直言:志同才能道合
28312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退休了,一定要出去走走。这话,我和老伴刚说了两年,可真正踏出家门却是今年的事。或许你也曾羡慕朋友圈里的“退休旅行团”,觉得他们成群结队,享受美好时光;但等到亲身实践,你可能才体会到什么叫做“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天我把我们的 组团散伙经历讲出来,不为吐槽,只想给想结伴出游的朋友们提个醒。
我们三对退休夫妻本打算在乌鲁木齐汇合,开启梦寐以求的半自由旅行。原本幻想着沿路吃喝玩乐、欢声笑语,可刚落地就“翻车”了:长途飞机加高原反应,大家多少都有点不适应。偏偏还有个4岁的孙子一路吵闹,把成年人的疲累和焦躁不断放大。
今晚一起吃饭吧!明明是热闹的建议,实际却变成了“大型分歧现场”:一边想吃烤全羊,一边忌口,一边钟情大盘鸡,另一位非抓饭不可。众口难调,最后“将就”选了川菜,还溜达了一个钟头,才找到大家能吃的餐馆。这时,我突然体会到,旅行的麻烦其实从柴米油盐开始。
回去分账时,本以为AA制度很公平,却因人数统计不同差点闹矛盾。孩子到底该怎么算?谁多吃了一串羊肉?小数点后的账目虽小,心中的疙瘩却大。后续用记账软件分摊,每次花完钱都要再次“核查”,大家脸上的轻松早就没了
第二天,独山子大峡谷与赛里木湖风景如画,但身体状态却各有不同。有人高反、有人腿软,有人只想陪孙子荡秋千——谁都没错,但每多一次迁就,便多一分不快。看着三个家庭在湖边沉默地发呆,我忽然意识到,将就不是长久之计。
帮嫂子拍照引来嫌弃、带孩子又没人感激,挑选住宿也无法统一标准。当晚,酒店、蒙古包、帐篷三种选择让团队彻底分成三派。睡前大家还借用我们的浴室洗漱,说实话,那一刻我就开始怀念单独出行的自在和清爽。
第三天早晨我跟老伴说:不太适合组团,再团结也没意思。老伴一句“志同才能道合”让我下定决心,留下联系方式后,和团队告别。我们俩重新规划路线,没孩子、不需迁就、不用多处寻找合适餐馆,整个旅程都轻松了许多。后来得知,其他两家也相继“解团”,各自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旅游方式。
回头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这次经历,我总算明白:
1. 临时组团,计划粗略、分工不明确,易出问题。
2. 旅游搭子就像找朋友,偶尔妥协可以,长期“将就”终会分开。
3. 一次次自觉妥协,最终积攒足够的失望,导致散伙。
4. 退休旅游最好别带小孩,精力分散,快乐减少。
5. 消费、饮食、住宿、拍照等各种细节需要提前沟通,否则天天拧巴。
如果你还想组团旅游,建议如下
- 人数控制在四人左右,方便住宿和协调。
- 明确旅行类型和期望值,自然风光or人文历史or美食购物。
- 判断体力水平,选择自由或半自由行。
- 消费要统一标准,提前协商AA方式,用记账软件实时分摊。
- 分工明确,谁负责攻略、谁拍照、谁订酒店,都要清楚。
- 保持底线,发现不适合要及时止损,不必委屈自己。
**结语**
我们还是感谢这次组团,有遗憾、有争执,但也收获了新的认识。旅行,不只是看风景,更是看清身边的人和自己。希望所有准备组团的朋友,提前做足功课,沟通到位,把彼此的需求摆在桌面上。不必太高期待,不必勉强自己,随性而行,快乐最重要。
你怎么看组团旅游?欢迎留言讨论你的观点和经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