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日本媒体放出消息,称日本将有一批海军驱逐舰准备退役,到时候这批驱逐舰可能会出口到菲律宾,来加强菲律宾对中国的“海上威慑力”。

日方政府人士透露,在六月份日菲防长在新加坡会晤的时候,双方就已经就这批护卫舰出口达成一致了。然而一转头,菲方这边似乎就后悔了。

收下日方军舰后,菲司令后悔想“退货”,不想让菲成垃圾处理厂

(菲律宾海军)

日前,菲律宾海军司令就表示,虽然菲律宾确实在研究收购日本退役驱逐舰的可能性,但是这一收购计划并不一定能落实,菲律宾也不想因此成为老旧军舰的“处理厂”。

菲方现在的观点可谓是非常矛盾,一方面他们认为,虽然这些舰艇已经是其他国家退役舰艇了,但是仍保留着一些菲律宾可以重新利用的功能,如果把这些军舰买下来,菲律宾海军就可以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进了,到时候菲方将安装某些功能或系统,并将军舰进行重新归类。

同时其还强调,日方的这些驱逐舰,无论是吨位、速度还是长度,都和该国现有的黎刹级护卫舰相同,所以菲方上手也很方便,收购这些资产将能极大增强菲律宾海军的能力。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这批驱逐舰已经在日本服役长达30年,一些功能早已不能使用,且之后还要花大价钱进行维修,性价比不算高。

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下,菲方最终做出决定,将派出一支海军专家小组,在八月份的时候前往日本检查这些军舰,以确定其可行性和能力。

对于菲律宾来讲,之所以有意收购别国的旧军舰,主要有两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就是要快速填补海军的规模缺口,提高应对中方的能力。

菲律宾海军长期依赖轻型的巡逻艇和少量的二手舰艇,现代主力舰艇就只有2艘韩国制造的黎刹级护卫舰。所以若能引进日本的退役军舰,其主力舰数量将跃升到十艘,也是短期内迅速提升自身战力的一种方法。到时候菲方将舰艇部署到南海前沿,试图阻挠中国海警和海军的行动。

收下日方军舰后,菲司令后悔想“退货”,不想让菲成垃圾处理厂

(日本“阿武隈”级护卫舰)

再加上菲律宾这两年加速和美日进行军事捆绑,接收日本的退役舰艇,也可以看作是这一战略的延伸,日本借此突破武器出口限制,而菲律宾则换取外部支持,将自身打造成美日“印太战略”的南海支点。

而另一方面,则是经济和能力限制,让菲方没能力采购新军舰。

从菲政府报道来看,今年其国防预算仅为29亿美元,但一艘新型护卫舰的造价就达到了三到五亿美元。若采购六艘新舰艇,需要耗资近20亿美元,远超其承受能力。相比之下,日本的二手军舰到手也只需要数百万美元,这样来看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此前菲律宾也向韩国订购了两艘新的护卫舰,但是交付时间太长,而日本这边若是能进行翻新,今年就可以完成部署,满足了菲律宾应对南海局势的急迫需求。

反之,站在中方的角度来看,就算菲方最终收购日本舰艇,也未必能和中方匹敌。其装备性能、作战体系、战略纵深与经济支撑,与中国海军的差距都不仅是数量级差异,更是代际鸿沟。

首先是装备性能上,日本转让的“阿武隈”级护卫舰是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的设计,舰龄普遍超过30年,其核心性能已严重滞后于现代海战需求。该舰满载排水量仅2900吨,装备的“鱼叉”反舰导弹射程也只有130公里,“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射程19公里,且缺乏区域防空能力,仅依赖一座“密集阵”近防炮进行末端拦截。雷达系统更是老式的机械扫描雷达,无法应对隐身目标和饱和攻击,而电子战系统也难以对抗中国海军的现代化电磁压制手段。

反观中方这边,中国现役的052D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近7000吨,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64单元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射程超1000公里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和红旗-9B远程防空导弹,形成覆盖数百公里的攻防体系。更先进的055型万吨驱逐舰,则装备112单元垂发系统,可同时应对空中、水面和水下威胁,其综合作战能力被美军称为“全球最强水面战舰”。

这种代际差距意味着,即使菲律宾获得6艘阿武隈级,其整体火力投射和防御能力仍不及中国海军一艘主力驱逐舰。

收下日方军舰后,菲司令后悔想“退货”,不想让菲成垃圾处理厂

(中国055型驱逐舰)

在体系化作战上,中方更是实现了全面碾压。菲律宾海军缺乏完整的情报、指挥和后勤体系。以阿武隈级为例,其仅能依托舰载雷达和数据链进行有限的战术协同,无法接入美军或日军的区域防空网络。若与中国海军对抗,菲律宾舰艇将面临“发现即摧毁”的局面。而中方则可通过天基卫星、无人机和潜艇构建的侦察网络,在数百公里外锁定目标,再由远程导弹实施非接触式打击。

总之,菲律宾试图通过购买二手军舰提升海军实力,本质上是在中美战略博弈中寻求低成本威慑。然而,其装备性能、体系支撑、战略布局等方面的结构性缺陷,使其无论如何修修补补,都无法改变在南海与中国海军实力悬殊的现实。

未来,菲律宾若继续将安全政策绑定外部势力,反而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最终陷入越扩军越被动的恶性循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