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必要把钱存银行吗

广东清新农商行日前发布公告称,该行从5月13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后该行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0.8%、1.0%、1.1%、1.2%、1.53%、1.5%。

“根据LPR定价利率和资金市场利率变化,结合我行存款产品结构,自5月13日起,我行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由1.85%下调至1.70%,半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1.90%下调至1.75%。”5月13日,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发布公告称。

在全国性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的同时,曾被视为存款利率“高地”的村镇银行、民营银行也在近期纷纷加入“降息”的队列,调整后,利率3%以上的“高息存款”在市场上已经难觅踪影,银行存款利率已全面向“1时代”迈进,并且部分银行出现了利率“倒挂”现象。

存款利率密集下调背后

此前,银行业降息一直是“大行先行,小行跟进”。在本轮调整中,中小银行为何成为下调存款利率的“急先锋”?

“五月份,中小银行密集调降存款利率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三方面:政策传导、经营压力与市场环境变化。”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陆利平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5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央行本次实施的降准降息政策压缩了银行资产端收益,迫使中小银行通过降低负债成本(即存款利率)来缓解净息差压力。”陆利平分析道,相较于大行,中小银行融资渠道受限,长期以来高息揽储吸收存款以及存款定期化使其负债端成本高企不下,利差缩窄倒逼其主动降低负债成本。在利率定价机制的引导下,调降存款利率可为后续降低贷款利率腾出空间,从而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符合政策意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曹婧指出,近年来,金融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引导贷款利率稳步下行。而中小银行负债成本相对刚性,导致净息差持续收窄,经营压力增大。截至2024年末,城商行净息差从2023年末的1.57%降至1.38%,跌破1.5%的警戒线。近期迎来年内首次降准降息,促使中小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以匹配资产端收益,缓解净息差压力。

本轮中小银行调降存款利率将产生哪些影响?

陆利平表示,首先,储户存款收益显著下降,中长期存款利率加速进入“1时代”,加速居民财富从银行体系流向资本市场。其次,中小银行虽通过降息缓解了净息差压力,但揽储难度加大,倒逼其通过差异化产品或财富管理业务进行业务转型。最后,金融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宽松,存款利率下行推动债券收益率走低,企业直接融资成本降低,同时银行信贷让利空间扩大,小微企业及“三农”领域或受益于贷款成本下降。

“对银行而言,调降存款利率意味着中小银行通过高息揽储的优势弱化,短期内可能面临存款流失风险。但能引导中小银行减少对长期限高成本存款的依赖,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并稳定净息差,增强盈利能力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曹婧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对储户而言,存款利率下降会使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储户重新调整资产配置,将部分存款转移至理财产品、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其他投资产品,以追求更高的收益。

存在进一步下行空间

未来一段时间,存款利率将会是何趋势?

曹婧表示,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年内存款利率整体维持低位且存在进一步下行空间。考虑到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且经济恢复基础仍需巩固,预计短期存款利率保持相对稳定,中小银行为降低负债成本可能进一步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存款利率预计将延续‘稳中趋降、结构分化’的走势。”陆利平告诉记者,在政策层面,央行明确通过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叠加经济复苏仍需宽松环境支撑,存款利率大概率维持低位运行。商业银行方面,净息差持续承压,通过调降存款利率缓解负债成本压力仍是主要发力方向,预计中小银行将持续调低存款利率,中长期存款利率普遍迈入“1时代”。

在陆利平看来,接下来的调整节奏可能趋缓,短期内“阶梯式降息”特征显著。今年年初,部分中小银行为应对“开门红”或阶段性逆势上调短期利率(如1年期),但未来中长期利率下行趋势稳定。此外,利率倒挂现象(如1年期高于5年期)或进一步扩大,但此类行为多为阶段性,长期不可持续。未来存款利率调整更可能以“小步趋降”为主,国有大行率先调整,中小银行阶梯式跟进,且调整重点有望转向3个月至1年期的短期产品。

储户应如何调整资产配置策略?

存款利率的持续下降,带给储户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储蓄收益的减少。在降息的大环境下,储户应该如何调整资产配置策略?

“对于当前低利率环境下的个人资产配置,应以安全性为基石、多元化布局为核心,采取分层策略。”陆利平表示,首先,保障基础流动性,建议将部分资金配置于货币基金、短期国债或银行活期理财,确保应急需求。其次,锚定中长期稳健收益,可分配大部分资金至大额存单、储蓄国债及低风险固收理财产品,部分中小银行特色存款仍具吸引力。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而言,可适度配置于权益类资产,如高股息银行股、指数基金或混合型基金,通过长期持有分享经济增长红利。最后,锁定终生现金流,通过商业养老保险、年金险等受短期利率波动影响较小的投资工具锁定终身现金流,以对冲长寿风险。核心原则是分散风险、期限匹配、长期视角,在安全边界内实现资产的保值与适度增值。

曹婧表示,随着中长期存款利率下降,储户需灵活配置资产以应对低利率环境下的收益减少。

她建议,一是优化存款结构,将部分长期存款转为三年期以内定期存款,或支持部分提前支取的智能存款产品,兼顾较高利息收益和流动性需求。二是增加固收类产品配置,包括收益相对稳定且风险较低的国债、纯债基金和短债基金。三是合理配置保险产品,例如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具有一定的储蓄和理财功能。四是适当布局权益类资产,行业基金需优选科技、消费等高景气赛道,公募REITs应关注分红能力的稳定性和底层资产的经营效益。

还有必要把钱存银行吗

撰文:中国报道财经组

图片来源:AI制图

责编:张利娟

编审:赵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