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剑玫瑰》中,发发是一名被诱拐的小女孩。作为白板拐骗收养的孩子,发发在犯罪分子的洗脑下,意外充当起诱饵、沦为了帮凶。

作为一名人贩子,白板自然是狡黠奸诈、丧心病狂的狠角色。多年以来,经他之手被诱骗、拐卖的少女不计其数。周敏、郑薇薇正是白板拐卖案的受害者。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在白板所有拐骗的女孩之中,发发是少有的另类。她被白板拐走时,只是一名幼儿。白板得手后,并没有找到下家、立马转手,反而将她留在了自己的身边,认作了自己的养女。

对于白板这一反常举动,不仅剧外人的我们看不懂,即使在剧中,打拐办的一众警察也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按照老尹的说法,“通常来说,拐卖少女跟拐卖儿童应该不是一条线。”

毕竟,虽然同样是拐卖人口,但是少女与儿童的市场需求不同,面临的客户群体也不同。白文涛明明是一个拐卖少女的人贩子,他为什么要还要拐骗发发呢?

事实上,白板之所以收养发发、认为女儿,并不是因为他父爱泛滥、良心发现,而是因为他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对于白板而言,收养发发既是对自己身份的掩护,更是为了利用孩子的天真无邪,降低他人的防备心,为物色目标、诱拐少女奠定基础。

在第1集的开头,正是发发借着寻求帮助的名义,用谎言和演技,骗过了人美心善的邓妍,为白板团伙绑走邓妍创造了良机。

在邓妍抓获胡锡范等人的同时,警方同时解救了发发。按照常理,警察蜀黍救人于水火、助人于危难,发发一定会感激涕零。然而,发发却对警方充满了敌意。

从头到尾,发发都是张口闭口爸爸、句句不离白板,时时处处为这个禽兽不如的父亲辩解。

对于人民警察、知心大姐,发发为什么始终心有防备、一点也不相信呢?

乍一看,这是白板给孩子洗脑的结果。发发毕竟是个孩子,她对于人性的黑暗、善恶的判断缺乏清醒的认识。只要白板给她好言好语、小恩小惠,她自然会产生爸爸是好人的想法。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这样的常规操作,对于成年人而言都充满了欺骗性,何况是个六七岁的孩子呢?从这个角度看,发发这是被虐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所以,她才会对人贩子白板感恩戴德、死心塌地。

不过,发发对警方表现出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在被打拐办的警察带回警局后,发发主打一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当时,为了接近发发、获取信息,邓妍曾经带着礼物与她近距离接触。

当时的发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你们是一伙的。”这句话不过短短六个字,却真实地反映出发发的心理。

对于发发而言,她之所以对警方充满抵触情绪、始终抱有敌意,是因为在她眼中,警察与人贩子是一伙的。

在发发被拐骗的日子里,她也曾对警察心存期待、抱有幻想,然而,她曾听过或是见过警方与人贩子之间的暗中勾结,所以她才会对警察失去信心。即使面对邓妍主动释放的善意,她依然认为警察与人贩子是一伙的。

你们是一伙的——发发的话,言简意赅、直指真相。这不是童言无忌,而是剧中正在发生的故事。

还记得常锐假意买少女、钓鱼白板的那一次行动吗?当时,白板对常锐人贩子的身份深信不疑,就在两人即将交易的时候,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瞬间戳穿了常锐卧底的身份。

当时,白板的手机上,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你手上那个嫩货留好,姓谢的有问题。”这通风报信的速度,让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警局之中有内鬼。

发发正是知道了内鬼的存在,所以才会对邓妍不信任、不松口。

出来混,迟早要还。警方的内鬼,早晚会暴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