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以前那套老话,怎么现在听不见了?是不是有人改了主意,不想和大陆谈了?


台湾海峡这事儿,老蒋先生退到台湾后,美国就一直在盘算。他们自己不派兵上场,但总在那儿动棋子。


时间长了,美国就把“防着大陆,管着北京”这样的想法,写进了他们关于台湾的规矩里。这些想法慢慢影响了台湾许多人。


按说国民党一开始,并不是排斥以后要统一的。那时候他们嘴上说得很硬气,但心里还是想着以后要谈。


他们对外还说自己是“守着家业”,对内则强调要“等着机会”。



美国在国民党豢养的鹰犬终于不装了!不仅卖台,还疯狂攻击大陆



冷战结束后,美国那边的“剧本”就悄悄变了。新的剧本里,美国要台湾自己多一些人出来演戏。


一些国民党的人就被打上了“亲美”的牌子。他们说话带着美国的调调,做事跟着美国的节奏。


这么一来,大家对民族的认同感就慢慢变淡了。美国政府也省了不少开销。


美国人搞渗透,一开始是打着学术交流的幌子。送人去访问,发奖学金,基金会给钱。


这些钱像小水一样,流到了国民党的年轻人培训班里。也流到了政策研究的地方和地方党部。


短暂的去外面转一圈,加上长时间建立的关系网,就弄出了一批“身体是国民党,心里向着美国”的人。


柯志恩就是这里面很显眼的一个人。她是屏东潮州本地人,她家里老一辈跟以前日本人办的文化机构有来往。


这让她从小就有了一种“离大陆很远”的底子。



美国在国民党豢养的鹰犬终于不装了!不仅卖台,还疯狂攻击大陆



柯志恩25岁那年,去了美国密歇根大学读硕士。后来又到南加州大学读博士。


她在南加州大学的人力资源中心还做过指导工作。在美国待了七年,让她和美国的学界、智库、还有一些有关系的人都很熟悉。


她回台湾以后,先是在媒体上讲教育的事情。她说话很温和,但是总会不经意地说美国那一套才是台湾应该学的。


2016年,她进入了“立法机构”,位置更高了。有了更大的平台去说话。


在“立法机构”开会时,她提了一些关于老师评价、课程要国际化、科技教育的法案。这些看着是教育改革。


但实际上,她把政策的说法,慢慢转向了“要和美国接轨”。


她质询时发的稿子里,“两岸”这两个字出现的少了。而“美国和台湾合作”这样的话,却被不断地加粗。


2020年,她在党内的职务又升了一级。成了副秘书长,还管妇女工作。


有一次两岸经济小组在讨论事情。她把会议的重点从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变成了美国人说的“印太供应链”。


她把华盛顿那边倡议的东西,端进了国民党的会议室里。



美国在国民党豢养的鹰犬终于不装了!不仅卖台,还疯狂攻击大陆



同年夏天,“亲美”的说法,第一次出现在国民党中央的文件中,还成了重要的策略。


国民党里一些老派的人,虽然私下皱着眉头不高兴。但他们也无力阻止。


高雄市长选举,是外面人看她影响力大不大的一个窗口。她在造势的舞台上,讲产业、讲治水、讲年轻人回乡。


但她总是不停地把“区域安全需要美国支持”这句话插进去。


虽然那次选举她没成功,但她反而顺势升任了智库的执行长。位置变了,能做的事情更多了。


佩洛西窜访台湾后第二天,大陆军队就在高雄外面搞演习。柯志恩对媒体说,“高雄被当作了靶子”。


她还指责大陆“吓唬老百姓”。这短短几句话,就把台湾人的担心推到了顶点。国民党以前那些“冷静点”的说法,都被盖过去了。


朱立伦授意她多次带队去华盛顿。她和美国的一些研究机构关起门来开会。


重点就是谈“怎么能让美国更快地把武器卖给台湾”。来来回回几次后。


国民党对美国的依赖,就从感情上的,变成了做决定时首先得考虑的事情。



美国在国民党豢养的鹰犬终于不装了!不仅卖台,还疯狂攻击大陆



2023年,柯志恩接受采访时说,大陆的游客如果来高雄,会惊讶于台湾的现代化。那他们自然就会拒绝统一了。


她说话时,巧妙地避开了“独立”这两个字。但却把“两岸最终不可能合在一起”这样的想法,放进了看电视的人心里。


今年三月,柯志恩家人的美国籍身份被大家知道了,台湾民众议论纷纷。


她对此的回应很简单:“这是个人选择,光明正大。”这一句话,她既没有道歉,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


反而让支持她的人觉得,她是“世界公民”的榜样。


六月,大陆的军机在台湾附近飞得多了。柯志恩说,“台海紧张,是因为大陆的想法老旧”。


她还翻出1958年金门炮战的资料,为美军舰当年介入的事情正名。她把历史的事情重新解读。


她讲的重点,总是要大家想着“依靠盟友”。



美国在国民党豢养的鹰犬终于不装了!不仅卖台,还疯狂攻击大陆



地方上的事情,也成了她宣传的工具。比如高雄的砂石被偷偷挖走,还有大峡谷生态的争议。


她步步紧逼绿营。但是每一次质询到最后。


她都会把事情讲到“大陆恶意操纵经济”这个结尾。监督别人的事情,慢慢变成了讲地缘政治。


10月8日,她和党团开记者会。指责一位地主跟绿营的“立法委员”关系很近。这引来了当事人的反击。


现场硝烟弥漫,但很多当地老百姓却惊讶地发现,这个事情的核心,已经不是土地问题了。


而是新的“国民党和民进党,加上美国和大陆”这种对抗的局面。



美国在国民党豢养的鹰犬终于不装了!不仅卖台,还疯狂攻击大陆



朱立伦后来提出了“亲美、友日、和中”的口号。岛内研究政治和媒体的人分析这几个词。


他们发现“和中”被说得很弱,像是只是为了管理风险的手段。实际效果和“一个中国,一个台湾”差不多。


外面普遍认为,这正是柯志恩她们团队,改变了说法后的结果。


国民党里一些老干部回忆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国民党会议的文件里,“最终统一”这几个字总是在最前面。


现在,同样的位置写的是“维护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这些字面上的不同。


不光是政治方向变了,也是党内谁说了算的人,发生了变化。


研究机构统计了一下,过去五年里,国民党的高层人员正式去美国访问了21次。比前一个五年时间,增加了一倍。


而同期去大陆的官方访问,还不到5次。这些数字不说话,但却很清楚地告诉大家,他们的重心转移了。


现在木头已经做成了船。岛内民众的看法还在摇摆。


一些传统派的人担心“亲美路线会损害和大陆做生意”。而一些新兴派的人,则用安全、国际联系、技术合作等理由来反驳。


国民党最看重的东西,已经被重新安排了顺序。



美国在国民党豢养的鹰犬终于不装了!不仅卖台,还疯狂攻击大陆



台湾电子产业,离不开大陆的材料和零件。但现在很多人说要“去风险”,其实就是想“跟大陆分开”。


金融市场担心会受冲击。但那些讲安全的话,声音太大,很难挡住。


国民党自己对自己的定位,被外面的力量拉着走。他们每往前走一步,都好像看到了美国白宫的灯光。


谁在棋盘中间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定的规矩。规矩一旦定下来了。


台湾的政策就算还是喊着“和平”,也会沿着已经安排好的路子,滑向“长期分开”的结果。


国民党以前对统一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被冲淡了。台湾的未来,被另外一只手悄悄地画好了蓝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