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关税战之下,美国大豆正在失去中国市场,但是美国人打算将大豆改头换面,披上南美国家产地的马甲,再销往中国市场。
3月份以来,海关就发现有多批次的大豆,表面上看是来自于巴西和阿根廷,但实际上的原产地是美国。
也就是说,美国的大豆为了继续向我国出口,试图采取洗产地的措施,而海关部门目前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封堵措施。
被退回的30万吨“阿根廷大豆”
4月份,有30万吨标注为阿根廷的大豆被运到国内,海关在查验的时候却发现装着豆子的麻袋居然是美国产的。
这就是典型的换马甲洗产地行为,也就是美国人把自己的大豆标识为阿根廷产,试图蒙混过关,继续出口到中国。
最终,这批30万吨的大豆又被全部退回去了。有人可能会说,这次是他们没有更换麻袋而露出了马脚,下一次如果他们重新更换了包装袋,还能发现端倪吗?
事实上是完全能够发现的,这是因为海关部门已经联合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大豆供应国采取了溯源行为。
具体来看,根据构建起来的溯源平台,对于每一批次进口的大豆,海关部门从种植到收获再到运输,所有环节都能实时掌握大豆的数据信息。
甚至就连大豆种植地的具体坐标、大豆的收获时间、装船运输的船舶轨迹等信息都能实时上传到区块链系统中。
这相当于给大豆建立了详细的身份系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共享平台进行查验,而且信息数据的掌控还能精细到大豆种植地的土壤情况。
比如,北美地区的土壤克星和南美地区的土壤特性就存在很大差别,这导致两地生产出来的大豆蛋白质含量存在一定差距。
美国中西部地区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通常高于35.1%,而在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地区种植出来的大豆蛋白质含量一般低于34%。
所以,根据这种特性,哪怕只是查验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也能知道每一批次的大豆产地究竟是哪个国家。
此前那一批次30万吨大豆,就是在经过海关查验的时候,由于蛋白质含量的差距触发了预警系统,经过人工查验后,果然发现了猫腻。
利用这种方式,美国的大豆想更换马甲继续出口到中国几乎变得越来越困难。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如果美国人还想继续出口,他们就一定还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掩盖。
运输的轨迹掩盖不了
由于我国距离美洲大陆遥远,而且大豆的进口规模庞大,每一批次的大豆,其运输轨迹无论如何也是掩盖不了的。
正是利用这一点,为了堵上各个漏洞,海关部门也在实时监控全世界2000多个港口的物联网数据。
也就是说,美国人可能会采取多个港口转运的方式,试图来掩盖大豆的原产地以及运输轨迹,以便能够蒙混过关。
但只要从源头上实时监控港口数据,就能最大程度的发现猫腻。如此一来,美国人想要给大豆洗产地就变得相当困难。
3月份的时候,巴西到中国航线上的一艘货轮就引起了海关部门的注意,因为其活动轨迹触发了预警系统。
最终的检测显示,这艘货轮曾经在密西西比河的某个港口停留超过了72小时,所以,船上装载的20万吨所谓的巴西大豆,实际上产地是美国。
这从侧面也能说明,自从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加征关税以后,美国的大豆出口确实遭遇了严峻的挑战。
无论是大豆种植户还是相关的供应商,他们一直在试图采取灰色的手段规避海关部门的查验,以便能够继续向我国出口大豆。
但是,在我国推出的新技术面前,美国人的洗产地方式已经大大落伍了。除了上述已经被发现的猫腻大豆外,这套系统也已经追踪到了多条美国人洗产地的灰色运输路径。
一条路径是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到达巴西的桑托斯港。简单来说,货轮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港口装载大豆,然后运往南美的桑托斯港,在当地改头换面后,再将这船大豆运往中国。
另一条路径是从墨西哥湾地区到达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情况和上一个路径一样,大豆产品从美国的任何一个港口装船,去布宜诺斯艾利斯港转一圈,再运往中国。
最后一条路径是从太平洋海域直接到达越南的海防港,然后再从海防港寻机将大豆运往中国。
从上述情况就能看出来,美国人洗产地可谓想尽了各种办法。而且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如果美国人不考虑运输成本等因素,他们可以将大豆先运往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港口,然后再经过跳转的方式想办法运往中国。
在这种局面下,监测系统就更不能掉以轻心了。还有一点,哪怕监测系统很先进,也要避免在查验的时候事前买通检察员,以便能够蒙混过关。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海关部门的监管制度也升级了。
随机分配检查员
过去海关部门检查哪批次货物,派谁去检查,基本上都是固定的。随着监管制度的升级,查验货物是通过系统随机分配,派出去的检察员同样也是随机分配。
这样一来,货物运输方想要提前做手脚,比如说贿赂检察员,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因为谁都不知道哪批次货物会被检查,当天的检查员是谁。
一旦被查出问题,涉事的商贸企业不但要面临高额的罚款,还要面临信用降级。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从事进出口商贸,海关部门会“重点关照”这家企业。
比如在2024年的时候,同样是一船大豆,产地标识是巴西,但是触发了预警系统,大豆的杂质率和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大豆样本高度吻合。
随后,经过进一步的检测,涉事的企业都被追责了。也难怪从事进出口商贸的业内人士感叹,现在要想动点歪心思或者是做手脚,完全不可能。
几乎所有的港口都有摄像头,而这些摄像头又是联网的,各个港口之间的数据又和海关的系统共享,涉事的商贸以及运输企业做过什么都一目了然。
溯源和检验进一步收紧
从4月份开始,海关对大豆的检验检疫进一步收紧,以前对货运船只是抽查模式,每5艘船随机抽查一艘,现在变成了所有船只全部检验,以便能够对大豆进行更好的溯源。
所有进口大豆需要提供产地的熏蒸证明,还要提供所在港口的装卸记录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监测数据等信息。
如此一来,进口大豆的通关时间从原来的5天左右延长到了20天以上。此前有媒体报道,国内的青岛港、天津港、日照港等港口出现了大量大豆货船排队等待的现象。
据说,有的大豆货船通关,至少需要30天以上才能全部完成流程。所以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美国产的大豆在事实上已经没有了竞争优势,国内的企业接下来将会转向南美地区采购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
每吨成本高出531元
从3月初的数据来看,来自美国的大豆加上关税成本后每吨的价格为4076元,而来自巴西的大豆成本为每吨3545元,美国的大豆高出了531元。
随着成本的持续上涨,美国大豆在价格上将缺乏竞争优势,国内的企业肯定会转向其他国家来采购。
而且从近年来的数据看,在特朗普加征关税之前,我国就已经逐步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了。
2024年全年,我国一共进口了1.05亿吨大豆,从美国的进口规模为2214万吨,进口占比为21.1%,相比较于2018年已经下降了13.3个百分点。
对比之下,我国去年从巴西进口了7465万吨大豆,进口占比高达71.1%,所以我国的大豆进口美国已经不是主要的供应方。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接下来由美国减少的进口空额既可以通过巴西来弥补,也可以通过阿根廷来弥补。
2024年,我国也从阿根廷进口了410万吨大豆,比前一年同比增长了110%。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市场预测,今年全世界的大豆产量将超过4亿吨。
其中,巴西的产量就接近1.7亿吨,有1.06亿吨的规模将要用于出口。截止到目前,新一季度的巴西大豆已经陆续上市,单单从巴西进口也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美国的大豆产品正在迅速失去中国市场。对美国的大豆种植户来说,接下来他们的日子将极其不好过。
而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是由特朗普一手引发的,美国的大豆种植户如果真的生气的话,就应该把气撒在特朗普的身上。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美之间关税战的持续胶着,对于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我国的海关部门肯定会收紧检验检测措施。
随着进口美国大豆的成本持续提高,企业也不会傻到继续去购买了,毕竟有别的选项,何必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做出力不讨好的事呢。
结语
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他们能采取的办法无非就两条,要么就是去彻底改变特朗普的错误策略,要么就是继续采取灰色的手段,想尽办法把大豆出口到中国。
美国人究竟会怎么选择,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尤其是关税战,现在还处在胶着态势,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进口的监管,避免美国的大豆披着他国的马甲蒙混过关。
参考资料:
《海关锁死美豆洗白通道,豆粕突破每吨4300元,饲料涨价》 市场资讯 2025年4月27日
《对美加征关税无碍中国粮食供应》 中国新闻网 2025年3月13日
《高关税下美国农产品正在失去中国市场》 第一财经 2025年4月23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