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激烈的变革闯破漫长的黑夜。华国锋,从山西晋城悄然走到北京的舞台。那些日子,有人夜里点灯等天亮,有人嘀咕说这人行不行?可是局面他接过来了,没有大乱。江山稳住了。民间传歌,歌词里唱出的领袖名号刚好只有两人,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华国锋。山里的游击队里传来过一个名字,大家喊他“华政委”,那会儿,再普通不过了。
许世友的看法自有意味。这个在枪林弹雨里熬一辈子的老将军,讲话总爱语带保留:“华主席是个厚道人,但耳根子忒软。”有点像村里老人念叨置气话,褒贬夹杂。其实能被许世友这样讲,本身也是一种分量。可有趣的是,许世友有时说厚道是优点,有时偏说得像短板。他对人对事,常常前后不一,也许人到了晚年,脑袋懒得再拣字眼。
1979年,对越反击战一打完,许世友脱下了戎装。他74岁,身体滚烫着疼——喝酒留下的后遗症,痛风每发一次,就像钉子扎进骨头。一动手一迈步,全是锈味。怕是连床都翻不了身。他不吭声,还是请假报中央。休养,批了。许世友有骨头,自觉不碍事不耽误人,他出北京了,回南京。
南方的天气腻着湿气,许世友不惯。更不想再折腾北上南下,干脆在中山陵边上扎根。他挑了5号宅子。老宅其实是孙中山的儿子建的洋楼,但许世友偏不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结构。他动手,叫上警卫一块儿,把草坪铲没了,全换成玉米大豆。他甚至修猪圈,挖水塘,种上瓜果。人老了容易念旧,做一份田园梦。这家伙也有好学的一面。无聊时抱着书读,翻得最多的是毛主席送他的那本《红楼梦》。
许世友嘴上服气:“毛主席满脑子墨水,看得比我们全!”毛泽东的消费观和世界观,他都信,可惜《红楼梦》总归没能翻完五遍,一遍足也。那些年身边没人陪他种田、养猪、读书。儿女远在他乡,偶尔回来一趟。说得好听点是亲情淡泊,说得直白一点,老人就只是孤单。
他剩下不多的热闹,就是和老战友聚一聚。钱钧,和他一样的“少林好汉”,偶尔来坐一坐。俩人年纪大了,耳朵像被棉花堵住。彼此喊话得拿嗓子喊破,但满屋嗓音,交流内容各说各的。可谁又在意呢?许世友反问秘书:“钱司令刚才说啥来着?”其实谁都没太当回事。日子久而久之,谁还指望聊句心里话?
许世友的宅子里不是没访客。过去的老部下、战友,三天两头来看看。只是这老将军腿脚实在不行,不爱出门迎接,交流全靠简短几句应付。里外就剩一份老派威严,里面是自己的世界。
1980年夏天,将近傍晚。华国锋访日归来,回程路过南京。秘书一早告诉许世友这事,小心翼翼。许世友却无甚表情,只说“嗯”。秘书以为他没听见,补了一句,许世友只点头——像极了一个顽皮小孩不愿起床。秘书识趣,退了出去。下午再来请示。这回许世友面子上不高兴,声音拔高,“我年纪大了,腿脚不行,你们去吧。”明明是真话,听着又像是推脱。
其实倒也不全是推脱。许世友和华国锋,非一个脾气。一个终生舞枪弄棒,一个擅长政治周旋。两人不像能谈到一处去。何况按辈分和资历,许世友入党比华国锋早,战功更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华国锋算起来,其实起步也晚。若是寒暄,反倒仿佛生客。不如避开,省事。
许世友身边的秘书最终独自前去8号宅子,代为迎接。人情世故,有些人拎得清。奇怪也不奇怪。不过华国锋对于许世友“没来”这事并没有任何计较。别人也许会耿耿于怀,他却没有。等秘书说明缘由,华国锋只是点点头,说要亲自上门。
傍晚风大。华国锋的团队小规模移步5号宅,来探望许世友。这个场面没有想象的那种“森严对立”,反倒多了点烟火气。许世友听说后,再不能继续“象征冷静”,换上了衣服,赶紧迎到门口。气氛一下就融化了,没人尴尬。领导和将军的手握在一起,不紧不慢地聊过去、问健康。华国锋关切,说许世友为国家立过大功。许世友推辞,嘴上说没啥,血液里却并没有一点不高兴。
两人本没什么共通的兴趣,可也说了半天。许世友矛盾地想着,本不喜欢和政客打交道,照理说应该缩着,可华国锋这人倒是还好,不冷不热的节奏刚刚好。也许,这类一板一眼的会见里,也不全都是客套。
市委来的消息总是压顶,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980年11月,政治局大会议又开了。主题是谁留任、谁卸任。华国锋被问责两个”凡是“,场面很热。许世友反倒跳出来,说“华国锋是厚道人,人也不错,就是耳根子软”。前后态度没个定准。曾说这软是问题,现在又觉得没啥不好。
但实事求是讲,那会儿,政治潮流已变,不是一句两句能挽回。会开完了,华国锋自己把职位交了出去,并没有挣扎。坊间多半猜他会不自在,却没见人说准。他这人就是这样,接得起,放得下。
这些年各种史料热闹,有人翻旧账,说许世友见华国锋本就不自在,也有人夸他知分寸、懂进退。说得好听也无非是这样的道理,说得不好听不过是历史棋局上的一个动作。许世友干脆,华国锋含蓄,有人觉得这都不重要,也有人反复揣摩细节。历史的线索太多了,没人核准全貌。
眼下回头看,或许谁也不必太执着于一个人的成败进退。说到底,是时代洪流里的一粒沙,不经意翻个身,浪头已过去。谁还分得清,哪些是真实心情,哪些又是人情事故?有意思的反而是这种琐琐碎碎,才拼凑出人间气味。
许世友和华国锋,走到了不声不响的节点,一个继续静养田园,一个安静退场。前还有纠葛,后已无波澜。
横看成岭,侧成峰,谁都不是旁观者,又好像谁都只是过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