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商场摔倒纠纷:轩女士与商场各执一词,责任认定待证据厘清

据杭州本地媒体“1818黄金眼”报道,近期一起商场内意外摔倒引发的赔偿纠纷,因双方说法存在差异引发公众关注。市民轩女士称在商场厕所门口因地面积水滑倒致腿部受伤,后续与商场就医疗费用、赔偿金额产生分歧;商场则表示已垫付部分医药费,认为轩女士存在过度医疗及无依据索赔的情况。目前事件尚未达成一致,最终责任认定仍需结合监控录像、医疗记录等关键证据进一步明确。
一、纠纷双方核心表述:医疗开支与赔偿诉求成焦点
1. 轩女士的说法
轩女士向媒体反映,事发时她途经商场厕所门口,因地面残留积水未及时清理,脚下打滑导致腿部严重受伤。“当时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必须手术,可我没工作,手里没积蓄,根本付不起手术费。”她提到,商场工作人员当时主动表示“愿意承担责任”,这才让她下定决心接受手术治疗。
但轩女士称,术后恢复期间,商场突然停止支付后续费用,“医院催缴住院费,我拿不出钱,只能在伤口还没长好的时候出院。”她预估腿部伤势需要1-2年才能完全康复,“医生说后续要做康复治疗,一个月差不多要1-2万,半年下来至少得10万。”因此她希望商场先垫付这笔费用,“等之后责任划清楚了,要是判定我有责任,我肯定把该退的钱退回去。”
2. 商场的回应
针对轩女士的表述,商场方通过媒体作出回应:“轩女士摔倒后,我们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扶她起来,还派车送她去医院,前后垫付了2万多医药费,一直是按负责任的态度在处理。”
商场提到,后续他们从医院了解到,轩女士的伤情已达到出院标准,“医生说可以回家休养,定期复查就行,但她就是不肯出院。”更让商场难以接受的是,轩女士自行将40元/晚的普通病房,升级为1000元/晚的高级病房,“升级病房之前没跟我们商量,也没有医生的医嘱说必须住高级病房,这笔额外费用我们没法承担。”此外,商场表示,轩女士后续提出16万元的赔偿要求,但始终没提供伤残鉴定报告、后续治疗费用清单、误工证明等能支撑诉求的材料,“没有合理依据的赔偿,我们没办法同意。”

二、网友关注:聚焦“证据”与“理性维权”
事件经媒体报道后,有网友发现,轩女士此前曾通过同一媒体求助,称“在宿舍浴室洗澡时,从倒影中看到男性”。这一过往经历让部分网友对此次纠纷产生关注,但并未引发大规模对立讨论,多数观点仍围绕“理性解决”展开:
- 有网友留言:“关键还是看证据——商场有没有及时清理积水、设警示标识,能调监控就清楚;轩女士的康复费和赔偿诉求,得有医院的正规单据和鉴定报告,光靠说没用。”
- 也有网友建议:“双方各说各的,最好找社区调解或者走法律途径,让第三方根据证据判,省得互相扯皮,最后谁都没好处。”
- 还有网友提到:“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商场,遇到这种事都该留好证据,比如垫付的票据、沟通记录、医疗文书,不然到后面说不清楚。”
三、法律视角:责任划分需紧扣“安全保障义务”与“证据”
此类公共场所意外纠纷的核心,在于明确“经营方的安全保障义务”与“伤者的自身过错”,这一点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界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具体到此次事件,有三个关键点需要结合证据进一步厘清:
1. 商场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需核查事发时厕所门口的积水是如何形成的、商场是否在合理时间内清理,以及是否设置了“小心地滑”的警示标识或防滑垫——这些细节可通过商场监控录像、现场照片或工作人员的巡查记录佐证;
2. 轩女士的医疗开支是否合理:病房升级是否有医院开具的“必要医疗需求”医嘱(如普通病房无法满足康复条件),后续主张的“每月1-2万康复费”是否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费用预估单,这些是判断“是否存在过度医疗”的关键;
3. 16万元赔偿诉求是否合法:根据法律规定,人身损害赔偿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每一项都需要对应证据——比如误工费需用人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伤残赔偿需司法鉴定机构的等级报告,无依据的金额主张难以获得法律支持。
四、事件启示:理性维权离不开“证据”与“合法途径”
这起纠纷虽暂未解决,但为类似公共场所意外事件提供了两点实用启示:
- 对消费者而言:遇到意外后,首先要保留好现场证据(如拍下水渍、警示标识的照片,申请调取监控录像),就医时留存好所有医疗单据(病历、费用清单、医嘱);提出赔偿诉求时,要基于客观事实和合法依据,避免因“无依据要价”或“故意扩大损失”(如无必要升级病房)影响维权结果。
- 对经营方而言:要定期巡查场地,及时清理安全隐患(如积水、障碍物),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意外发生后,要保留好处理记录(如垫付费用的转账凭证、与伤者的沟通录音),便于后续责任厘清,避免因“证据缺失”陷入被动。

无论最终双方是否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证据”始终是划分责任的核心——情绪化对立、无依据诉求只会让矛盾更难化解,而通过调解、诉讼等合法途径,才能让纠纷得到公平合理的处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