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坛近日风云再起,马克龙的执政危机已然浮出水面,仅在一个月之内,法国总理职位三度更迭,政局动荡令外界瞩目。

马克龙本以为能够通过频繁换人来稳住局势,没想到却陷入了更深的泥淖,雪上加霜的是,法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白兰地行业,因中法贸易摩擦遭遇重创,令马克龙原本就千疮百孔的政治版图再添裂痕。

烂摊子还没弄好,马克龙收噩耗,和中国打仗欠下的账,债主上门了

最新一轮总理更替堪称法国历史上的“政治闹剧”,勒科尔尼在9月9日临危受命,短短不到一个月,组阁尚未稳固便于10月6日递交辞呈,成为法国史上任期最短的总理。

然而马克龙却不得不再次任命勒科尔尼“官复原职”,即便本人已明确表达不愿再担此重任,如此“赶鸭子上架”,反映出法国政坛的无奈:执政联盟、左翼新人民阵线、极右翼国民联盟三足鼎立,导致马克龙手中已无可用之人。

烂摊子还没弄好,马克龙收噩耗,和中国打仗欠下的账,债主上门了

此刻的法国已陷入“选左翼失右翼,选右翼失左翼”的两难僵局,勒科尔尼虽被视为“忠诚执行者”,但其复任也被媒体批评为“饮鸩止渴”,更有在野党扬言将再度推翻其政府,马克龙本人也面临弹劾危机。

政治动荡之下,法国经济同样危机四伏,2026年财政预算案亟待通过,而频繁更换总理已让市场信心动摇。

更为严峻的是,法国白兰地行业的“讨债信”在10月再度送抵巴黎,法国国家干邑行业管理局要求政府和欧盟紧急拨款最高5000万欧元,用于铲除3万公顷葡萄园,这一举措背后是中国反倾销措施带来的致命冲击。

烂摊子还没弄好,马克龙收噩耗,和中国打仗欠下的账,债主上门了

回溯事件根源,2024年欧盟以“市场扰乱”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马克龙表面上主张“战略自主”,实则推动对华强硬措施,试图保护本土汽车产业。

中国随即反制,对欧盟原产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保证金比率高达30.6%-39%,此举令法国白兰地对华出口骤降50%,每月损失逾5000万欧元。

2023年法国对华出口3200万瓶干邑,2025年骤减至不足1600万瓶,中国市场的萎缩直接威胁到法国本土5000多个就业岗位。

烂摊子还没弄好,马克龙收噩耗,和中国打仗欠下的账,债主上门了

轩尼诗等酒业巨头被迫将部分生产线转移至中国,通过散装进口再灌装规避关税,却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品牌如张裕趁机崛起,高端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0%。

白兰地作为法国农业的“皇冠明珠”,涵盖4400个农场、120家酿酒厂,直接创造1.5万个就业岗位,间接支撑7万相关岗位,中国反制措施精准打击了法国经济命脉。

烂摊子还没弄好,马克龙收噩耗,和中国打仗欠下的账,债主上门了

2024年11月,中国商务部将欧盟白兰地纳入反倾销调查,并最终裁定存在倾销行为,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法国白兰地对华出口额达17亿欧元,占中国进口烈酒总额的62.5%,但低价倾销严重压制了中国本土企业发展空间。

法国酒商对此怒不可遏,国家干邑行业管理局发表声明,直指“这是一场经济和社会灾难,完全源于政治决策”。

烂摊子还没弄好,马克龙收噩耗,和中国打仗欠下的账,债主上门了

马克龙原本希望通过关税战展现“大国领导力”,却让法国农业成为欧盟对华博弈的牺牲品,如今他不得不面对双重困境:既要安抚愤怒的酒商和农民,确保选票,又受制于欧盟贸易政策,无法单独与中国和解。

2025年7月,中法曾就白兰地争端达成初步协议,中国允许部分法国企业通过涨价规避反倾销税,但这治标不治本。

更棘手的是,欧盟内部对华立场分裂:德国等工业国主张缓和摩擦,法国农业利益集团则要求更强硬措施。

烂摊子还没弄好,马克龙收噩耗,和中国打仗欠下的账,债主上门了

马克龙在谈判中左右为难,9月派外长访华试图重启对话,却被中方明确告知“单方面施压行不通,谈判需有诚意”。

在此背景下,马克龙只能采取“两手策略”:一方面推动欧盟层面谈判,另一方面默许企业通过本土化生产自救。

然而这些措施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10月,法国葡萄种植者协会宣布未来三年将铲除3万公顷葡萄园,相当于全国总面积的8%,预计将有2万多人失业。

烂摊子还没弄好,马克龙收噩耗,和中国打仗欠下的账,债主上门了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指出,马克龙的困境正是老牌西方国家的缩影——既不愿放弃昔日地位,又无力压制新兴力量,最终只会让自身陷入更深的麻烦。

接下来勒科尔尼能否稳住政府,预算案能否获批,白兰地行业能否获救,这些问题都悬而未决。

但有一点已十分明确:在全球化高度融合的今天,“硬碰硬”绝非明智之举,唯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对于这一教训,马克龙和法国政坛恐怕需要深刻反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