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可上九天揽月”、“万户飞天”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航天有关的故事、诗词都反映着中国从古至今都有一个飞天梦。
而为了这个梦想,我们一直在努力,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和”,2003年我国首次完成了载人航天。
这些都是我国在航空方面做出的历史壮举,不过今天着重介绍的是国产飞机的兴衰,以及运20和C919的对比。
运20和C919为何有如此大的区别
当“胖妞”运20一次次刷屏我们的朋友圈时,也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既然同为国产飞机,为什么重达200吨的运20已经实现了国产化,而重量约70吨的C919却还在被美国卡脖子?到底是我们的军工太强?还是民航技术太弱?
先来说运20,它又名鲲鹏,不过更多还是被我们亲切的称为“胖妞”,其机长47米,翼展50米,高15米,货舱容积达400立方米,最大起飞重量在220吨。
最早的首飞时间是在2013,2024年开始批量服役,2025年实现了规模化部署,其满载航程是8000公里,空载航程在1.1万公里,可以说如此优秀的数据,是整个航空工业的集体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运20一开始的发动机也是俄罗斯的,这和歼-20的历程基本一样,先是俄罗斯发动机,后来换上了“中国心”。
虽说后来换上的WS-20让运20的性能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但运20最绝的还是供应链,,从机身零件到航电系统都是“中国心”。
那么问题也来,既然运20、歼-20都身着“中国心”,为什么咱们得国产大飞机C919却依旧面临着被美国卡脖子的困境?是咱们的军工太强?还是民航技术太弱呢?
在说C919的情况为什么和运20有如此大区别的时候,必须先明确:军工和民航的技术性能要求不一样。就像成本和经济性、舒适性是军工最后考虑的事情,而成本、经济性、舒适性对民航来说就非常重要了。
另外则是产品结构、设计标准都有所不同,民航更侧重安全性,而军工更多考虑爆发力,尤其是民航发动机,工作3万小时不能出现任何故障是标配,当然还有更高的要求便是工作10万小时,而军工的要求则相对没那么高。
最后便是军工和民航的经营机制完全不同,民航需要考虑市场的需求,所以不确定性更高,军工则不用考虑那么多。
总的来说,正是民航飞机有很多方面的要求,再说我国国产大飞机起步的时间也不算太长,所以受制于人也实属正常。
C919还有更多的备用方案
其实,这方面最直观的一点便是美国和欧洲的适航证,只有拿到他们的适航证,咱们的国产大飞机才能飞遍全球。
所以,在为了尽快国际化的过程中,有必要的作出一些牺牲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就比如发动机使用美国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合开CFM公司的LEAP-1C发动机,而航电系统则来自于美国霍尼韦尔,当然除此之外起落架、液压系统等零部件也是欧美物件。
民航飞机毕竟安全性肯定是排在首位的,而我国作为刚刚研发民航客机的国家,相比于已经深耕该领域多年的美西方来说,别国肯定首选波音和空客,所以为了市场化、国际化,最好的方式便是先使用欧美的零部件,但这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咱们得国产大飞机随时面临着被欧美卡脖子的风险。
首先便是欧美一而再再而三的延长C919适航证的时间,其次则是特朗普以C919发动机的理由要挟我国放松对美国稀土的出口。
必须承认,C919的国际订单在1500架左右,但生产速度远远不及预期,就目前为止,交付的数量也就22架。
当然,主要原因是以上提到的卡脖子原因,即适航证、发动机、航电系统等,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适配C919的国产发动机长江-1000A已经进入适航取证阶段,计划2025年拿证,2027年装到 C919上。
此外,9月中旬,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丹尼斯·曼图罗夫向记者表示,俄罗斯准备向中国制造的宽体飞机供应零部件,包括复合材料机翼和重型发动机,未来还计划向中方提供正在研制中的PD-26发动机。
也就是说,虽然我国也不一定采用,但俄罗斯的雪中送炭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备用方案。
总的来说,航空工业就像是小火慢炖,慢慢才有味道,而我们也需要给C919等国产大飞机更多的信心和、耐心,总有一天中国的民航工业也会和军工一样强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