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
文|沈婉婷 编辑|朴芳
古偶厮杀已经卷到了“同源”对打。
由晋江人气作者扶华两部古装大IP改编的《献鱼》和《子夜归》已于近日先后开播,上演着你追我赶的常见戏码,赶上了今年暑期的末班车。
然而从目前的播出效果来看,比起同期热播的农村年代大戏《生万物》,这两部被寄予厚望的古偶恐怕是与“爆”无缘了。
“自己打自己”
其实在开播前,《献鱼》和《子夜归》同期对打的消息一经传出就收获不少关注。前者改编自扶华的古言小说《向师祖献上咸鱼》,播出前优酷站内预约人数超300万;后者由扶华的另一部小说《梅夫人宠夫日常》改编,播前热度达520万+、登顶2025腾讯开播剧集预约量TOP1。

正式播出后的表现都处于中上水平,8月16日在优酷上线的《献鱼》从开播2小时站内热度突破6000到播出第三日迅速上升至9500,最新热度已破9700;8月18日登陆腾讯视频的《子夜归》首播当晚便成为2025平台最快破24000的剧集,峰值24567刷新腾讯年度首播纪录。在猫眼全网剧集实时热度榜中,二者大部分时间皆位居TOP3之列。
而对比两部剧题材与核心设定的差异,《献鱼》主打的是反套路仙侠轻喜剧,少见地将“咸鱼流”这一新概念融入修仙中,并将现代职场中的“老板”“同事”“办公”“offer”等Z时代词汇借穿越到仙界的女主之口贯穿全剧,再辅以轻松幽默的叙事基调。这种“躺平”的反焦虑心态引发部分年轻观众与之共情。

男女主的人设也充满反差感,陈飞宇饰演的司马焦是被囚禁500年的疯批师祖,廖停雁(王影璐饰)却一心只想做“咸鱼”,二人之间产生的巧妙化学反应也为仙侠剧提供了新的思路,算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许凯和田曦薇领衔主演的《子夜归》则融合了奇幻捉妖元素和纯爱故事,构建了一个盛唐美学下的“昼夜双生”世界观,男女主在白昼中的长安盛景与夜幕下的妖市纷争中展开了一段“鱼猫互钓”的双面人生,并以“单元探案+主线宿命”的复合模式推进剧情。

叙事风格上,剧中充斥着甜虐交织的宿命感和奇幻悬疑的紧张刺激,男女主更是“爱侣兼宿敌”的关系,白天是甜蜜恋爱的浪漫场景,夜晚的捉妖情节和各种特效又让观众仿佛置身神秘的异世界。此外,该剧繁华盛唐下的视觉美学与长安妖市的诡谲氛围感呈现得颇有代入感,获得大部分观众认可。
大IP≠爆款
尽管有大IP的天然流量加持,不过无论是多方数据综合表现还是大众体感,以上两部剧如今的走势皆不太乐观。
一则“生不逢时”撞档了时下话题热度最高且一直居高不下的《生万物》,《献鱼》和《子夜归》在其风头正盛的情况下上线本就不占优势,再加上二者同属奇幻古偶类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观众注意力;甚至如果剧情没有足够出彩之处和讨论点,都很难吸引用户进场。
二则结合社交平台网友的反馈可看到,两部剧在改编、节奏、人物塑造等方面存在明显争议,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比如《献鱼》对于原著的改编就受到大量争论,虽还原了红袍战损、魔域血月、额头相触灭灵火等名场面及“你的腰好细”“咬腕渡血”等经典台词,但两位主演的人设和一些新增的原创桥段遭到诟病。
原著中的男主和女主分别为阴鸷疯批的“美强惨”师祖和心思深沉、警惕生存的“咸鱼”,可剧版中他们更像是“自恋心机”的霸总和情绪外放的“傻白甜”,削弱了各自角色的狠戾破碎与孤独内敛。
同时剧中增加的女二感情线被许多原著粉批“强行拉郎配”,让故事原本“独一份救赎”的精髓大打折扣。反而是“蛇吞尸”“易容杀人”等体现世界观残酷性的重要情节被删减,导致观众无法完全get到女主“咸鱼”心态的行为动机和情感逻辑。另外暗黑严肃与轻松吐槽风格的混搭也让部分观众产生割裂感,难以沉浸其中。

又如《子夜归》首播内容被指摘得最多的是叙事节奏“无聊”“零碎”,中式志怪题材本自带强剧情强钩子且前几集中的志怪段落也确实更有亮点,但除此之外其中穿插的男女主感情线、男主堂哥跟女二的纠葛、妖界的权利争斗等相比之下都显得寡淡无味,反倒让志怪部分的剧情散落在平铺直叙的故事线中,很难让观众快速入戏。
而许凯和田曦薇的演技亦受到不少争议,有剧粉对二人的颜值、cp感、原声台词等表示肯定,也有负面声音指出他们表演时“双眼无神”“表情单一”等,但客观来说两位年轻主演的确有诸多可待提升的地方。
总之,如若后续剧情的张力、质感等还迟迟得不到改善,《献鱼》和《子夜归》的正面PK最终只能以潦草收场。
更进一步地,两部剧现下的疲软之势也能窥见古偶仍然还在原来的舒适圈里反复打转,以至于今年暑期档以来几乎每上一部古偶都难逃“扑”的命运。而随着“广电21条”对长剧多项限制的取消,古装剧这一国剧重要品类要及时把握住政策红利投身改革才是正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