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察者网 熊超然

随着美国秋季收获季节的到来,大豆库存开始堆积。政府数据显示,美国新一季大豆出口已开启,但目前尚未有对华销售或出货的记录,这与去年同期已预订650万吨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头号出口农产品的海外销售量骤降,中国拒购美国大豆给美农造成了‘毁灭性’打击。”9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指出,美国超过一半的大豆出口中国,而中国是全球最大买家。但今年,由于中美之间仍在贸易谈判中,没有一粒美国大豆销往东方,导致大豆仓满、价格下跌,农民们难以维持生计。另一边,中国则转向巴西采购了创纪录的大豆。

“我们现在时间紧迫,”明尼苏达州大豆种植者协会主席、第四代农民达林·约翰逊(Darin Johnson)焦急万分:“即使我们最终(与中国)达成协议,也赶不上今年的收获季了。”

美国农民正在收割大豆 视频截图

大豆主要用作牲畜饲料,也可用于工业和消费制造业。大豆油等副产品可用于制造从生物燃料到灭火泡沫等各种产品。目前,大豆的供应过剩导致了价格下跌,与此同时,由于关税的问题,化肥等投入品的成本也在随之上涨。

《金融时报》提到,自重返白宫后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以来,中方随即发起了反制措施,包括暂停采购美国大豆,此举导致美国中西部农民面临巨大损失,甚至威胁到了一些传承多代的家庭农场。

美国《纽约时报》9月25日就已强调,自今年5月以来,中方没有购买过任何美国大豆。而按照英国《经济学人》的说法,查阅美国可追溯至1998年的官方记录,这是近30年来首次出现中方没有采购任何美国大豆的情况。

除了经济层面遭受打击,这一采购中断还具有政治面的影响——豆农是美国的一大关键选民群体,这使得贸易争端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冲突爆发点。

“农业经济不景气,会直接影响我们小型乡村社区,”明尼苏达州的约翰逊说:“这直接冲击美国乡村地区,也冲击着我居住的小镇。”

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记者透露,他正考虑推出一项农业援助计划,计划将部分关税收入补贴给受影响的农民,“我们将拿出部分关税资金,分给我们的农民…… 这笔钱相对总额来说不算多,但对农民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他还将当前阶段称为“过渡阶段”,试图安抚农民称“在关税政策最终为他们带来益处之前,他们会在短期内受到一些影响”。特朗普还此地无银三百两地特意强调,“最终,农民会发财的。”

美国对中国的大豆销售变化情况 美国《纽约时报》制图

《金融时报》指出,特朗普提出的所谓“农业援助计划”,美国农民其实对这种“画大饼”并不陌生。

2019年,特朗普在其首个执政任期也曾执意挑起对华关税争端,中方随后削减了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当时,特朗普政府推出了230亿美元的“农民援助计划”,而彼时的最大受益者则是巴西农民。

“上一次美国这么做,我们丢掉了大约20%的市场份额给巴西,而且再也没拿回来。”美国伊利诺伊州大豆协会的托德·梅因(Todd Main)说道。

而这一次,中国买家再次几乎完全转向南美州市场,使巴西大豆出口量创下新高。政府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巴西向中国出口了6600万吨大豆,占其大豆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三。

美国大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斯科特·格尔特(Scott Gerlt)表示,虽然联邦救助在短期内或许有帮助,但它无法弥补因其他地区扩张而导致的永久性市场份额损失。

“农民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中国越久不回到市场,这种压力就会越大。”他补充说,美国农场的破产数量已经在上升。

堪萨斯农民联盟负责人尼克·莱文多夫斯基告诉堪萨斯城地方媒体KSHB,当地农业经济已陷入困境,农民等不起了。

“农民正处于崩溃的边缘,本届政府却说,‘再等等吧’,”莱文多夫斯基表示:“农民没有时间等待。农民需要白宫、美国农业部、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国会立即采取行动……时间不站在我们这边。”

来源|观察者网

此前报道: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昏招,几乎堵死了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之路,也让失去中国这个最大市场的美国豆农怨声载道。上周多家美国农业媒体称,中国尚未开始采购美国新季大豆,是近20年来最晚的一年。

面对这样的局面,特朗普也坐不住了。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1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帖,呼吁中国“尽快将(美国)大豆订单增加四倍”,他还承诺为中国提供“快速服务”。

特朗普话音刚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在11日飙升至两周来的最高点。同一天,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对中国的关税暂停措施再延长90天。

不过分析人士表示,想让中国购买四倍于往常数量的美国大豆,可能性极小。此前,受关税和贸易不确定性影响,中国加快了从巴西等国采购大豆的速度。

联合收割机正在巴西马托格罗索州收割大豆 图源:外媒

路透社称,由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尚未预购美国新季大豆。随着美国大豆收获和出口季的到来,这种不同寻常的延迟引发了美国农民和贸易商的担忧。

中国于1995年开始进口美国大豆,通常会在年初就开始预订秋季收获后的大豆。

本月初,专注于农业风险管理的美国经纪商Zaner Ag Hedge首席市场分析师凯伦·布劳恩(Karen Braun)在报告中指出:“中国至今尚未采购一船美国(新季)大豆,导致新作物的销售举步维艰,这是2005年以来中国在美国大豆市场的最晚开局。”

布劳恩表示,2005年中国首次购买美国大豆是在8月11日当周,如果今年的采购晚于这个时间,这至少是1999年以来最晚的一次,“这将使美中大豆贸易进入未知领域。”

特朗普在10日的帖子中表示,将为中国购买美国大豆“提供快速服务”。不过他仍嘴硬称,中国“担心大豆短缺”,且此举是“大幅减少”中美贸易逆差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来自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大豆正在迅速填补中国市场上美国大豆的空缺。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了约1.05亿吨大豆,其中,2213万吨大豆进口自美国,同比降低5.7%;7465万吨大豆进口自巴西,同比增长6.7%。2024年,中国还从阿根廷进口大豆410万吨。

美国总统特朗普 资料图

路透社称,如果要将从美国采购的大豆数量增加四倍,意味着中国进口的绝大部分大豆都要来自美国。

此外,报道指出,中国进口的大豆主要用于压榨成豆粕作为牲畜饲料。贸易商表示,在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大豆进口量创历史新高后,中国的豆粕已经供应过剩,可能会抑制对大豆的需求。

“基本上不可能出现中国从美国采购大豆量提高四倍的情况。”天津诚瑞有道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向华梁(Johnny Xiang)说。

眼下,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出口正面临巴西的激烈竞争,后者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纽约时报》此前报道称,中国在过去10年内已向巴西的仓库、铁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这将为巴西大豆运往中国提供更多便利。

在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农业分析师裴西霞(Even Rogers Pay)看来,北京已经释放出不少信号,表明中国今年准备好“完全放弃”购买美国大豆。

路透社指出,虽然美国大豆业者一直在努力寻找其他买家,但没有一个国家能和中国相提并论。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吉姆·萨特(Jim Sutter)表示,美国业者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中国对他们来说仍至关重要。

“所以我们一直在鼓励美国政府与中国合作,争取达成新的协议。”萨特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