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缓冲期破产:日本的强硬反击
2025年7月,特朗普政府原定的90天关税缓冲期在一片混乱中宣告破产。尽管白宫将期限延至8月1日,并向日本、韩国等14国发出加征25%关税的威胁信函,但一贯对美国言听计从的日本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首相石破茂公开宣称“关乎国家利益的斗争绝不退让”,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更是七次赴美谈判,甚至在农业和汽车领域寸步不让,直言“不会牺牲农业作谈判筹码”。
这种局面与特朗普的预判截然相反。四个月前,他高调宣布“对等关税”政策时,曾宣称各国将“排队求谈判”,90天内必达成90份协议。然而截至七月,仅英国、越南等少数国家妥协,占美国贸易逆差大头的日本、欧盟、印度等主要经济体均未屈服。谈判陷入僵局的直接原因,在于特朗普团队的反复无常,三个月内关税立场竟改口27次,从征税范围、税率到豁免清单都表现得摇摆不定,被美媒讽刺为“拙劣的汽车销售员策略”。更致命的是,美国国际贸易法院5月底裁定特朗普援引《国际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属越权行为,永久禁止相关行政令执行,这进一步瓦解了缓冲期的法律基础,让各国获得拖延谈判的合法理由。
二、日本拒跪:三张底牌对抗施压
日本此次的强硬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多张战略底牌的清醒抉择:首先是日本的经济命脉不容妥协。汽车产业占日本出口额30%,而农业直接关系执政党根基。特朗普要求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并维持汽车高关税,无异于切断其经济主动脉。当前日本正面临大米短缺危机,但仍拒绝进口美国大米作为谈判交换,赤泽亮正明确表示“农业是国家基础”,林芳正也强调“不考虑牺牲农业”。这种底线思维源于历史教训:1985年《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后,日本陷入“失落的三十年”,如今绝不容重蹈覆辙。
其次是美债武器化反制。日本持有超1.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成为反制特朗普的王牌。2025年5月,财务大臣加藤胜信罕见公开暗示将抛售美债纳入谈判筹码,被国际媒体视为是日本对美国“露齿威胁”。此举直击美国软肋,现在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利息支出已占财政收入的24%,如果日本带头抛售,可能引发债市恐慌,加剧美国的财政危机。
第三是地缘格局多极突围。日本正加速“去美国中心化”布局。2024年底以来,首相亲笔信访华、外相重启中日高级别对话、超党派议员团访华等动作密集展开,中日甚至就稀土供应链、电动汽车标准等达成合作意向。同时,日本积极推动与东盟、海合会及欧盟的自贸谈判,构建“中国+”多元贸易圈以对冲美国风险。石破茂政府已清晰认识到:中国作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年贸易额超3000亿美元)的价值恐怕要远超对美国表示顺从的政治姿态。
三、信任崩塌:美日同盟的离心之路
日本的对美强硬折射出两国战略互信的深刻裂痕,日本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体现为多个转变:
民意基础瓦解。《读卖新闻》2025年6月民调显示,日本民众对美国信任度骤降至22%,68%受访者主张“外交独立自主”;《朝日新闻》更揭露77%民众不信赖美国会在危机时保护日本。这与特朗普“日本被宠坏了”等羞辱性言论,及强征驻日美军400%军费分担等行为直接相关。
安全依赖松动。日本2025年国防预算虽创8.7万亿日元新高,但实际受日元贬值影响,购买力同比缩水15%。与此同时,日本拒绝配合美军南海巡航频率,并削减F-35战机订单,转而与欧洲合作开发六代机。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直言:“无条件追随美国已不可行,增强自主性才是正途”。
经济理性超越政治依附。特朗普将关税视为解决贸易逆差的万能药,却无视美国供应链与中国深度绑定的事实。例如特斯拉因对华关税导致供应链成本激增,市值蒸发2200亿美元。日本企业界清醒认识到:2024年中美贸易额仍高达6900亿美元,远高于日美贸易额2400亿美元,选边站队无异于经济自杀。
四、秩序重构:全球贸易的权力转移
日本的抗争其实仅仅是全球秩序重构的一个缩影,有几个趋势正在加速形成,值得注意:首先是单边霸权遭遇美国国内法治反噬。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引发国际反弹,更在美国国内遭遇系统性抵制。五家小企业发起诉讼扳倒关税行政令后,高盛预测更多企业将效仿。共和党为挽救2026年中期选举,已开始施压白宫放弃关税战,转向补贴等产业政策。
其次,全球多边合作加速去美国化。中国与东盟在2025年上半年贸易额激增13.2%;多个海湾国家集体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欧盟搁置与美钢铝关税谈判,转而加速欧印自贸协定签署。这些行动共同构成对“美国优先”的集体回应。
最后,是盟友逐渐觉醒重塑国际规则。日本从“唯唯诺诺”到“持债抗争”的转变,标志着美国盟友战略思维的觉醒。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开始效仿日本,将气候合作、矿产投资等议题与对美谈判捆绑。这种基于国家利益优先的理性外交,正在终结冷战后美国单极主导的旧秩序。
日本此次的抗争远非孤例。当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抱怨日本“不愿买美国大米”时,石破茂政府已悄然与东盟敲定2026年免关税大米进口配额;当白宫威胁加征汽车关税时,丰田宣布将墨西哥工厂产能全部转向东南亚和拉美市场。这些行动印证了历史规律——霸权的衰落始于对自身实力的误判,更始于对盟友力量的轻视。日本手握万亿美元债券的底牌、联结欧亚的地缘布局,以及对国家核心利益的清醒认识,正为全球新兴力量提供一种战略启示:当多极世界的齿轮开始转动,任何国家都需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