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稀土危机,美国绞尽脑汁,日前,又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宣布共同签署“关键矿产合作倡议”,抱团成立了一个印太稀土联盟,准备自建产业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但与此同时,中国也做出了29年以来的一个重大决定,那么,此次四国的合作声明究竟是“万众一心”还是“同床异梦”?我国又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印太稀土联盟已成,四国在美牵手,中国做了个29年来的重大决定


战略目标的表面共识与现实困境

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在7月1日华盛顿召开的“四方安全对话”,宣布启动关键矿产倡议,看似是为了“确保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化”,其本质上还是对中国在稀土等关键资源上占据主导权的深层焦虑。美国的稀土储备和产能都存在明显缺口,国内的军工企业面临着难以维持运转的风险。印度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对稀土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至于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很多科技领域,也少不了稀土的身影,更何况,日本和澳大利亚又都是其在亚太和印太地区的重要代理人和战略支点。

但问题在于中国掌握着全球80%以上的稀土精炼能力和磁性材料专利,任何国家都需要从中国进口稀土,这也恰恰是美国最大的心结。

印太稀土联盟已成,四国在美牵手,中国做了个29年来的重大决定

此次四国汇聚一堂,被视为是为了集合美日澳印的优势,组建从开采到提炼,再到供应的全链条合作,但问题在于四国各自的战略诉求却存在显著差异。

美国的战略目标一直是联合其他国家,构建稀土产业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同时巩固在印太的战略布局,但美国的一系列关税政策和防务审查却正在引起很多国家的不满。

日本虽然拥有一定稀土回收技术,但却严重依赖中国设备。最近日本在美国的关税施压下,还调整了对美定位,因此,很多人认为,日本的参与合作,更多的是为了尽快在关税谈判上换取美国的让步。

印度虽然也有稀土矿,但却缺人缺技术,并且印度本身经济发展就存在明显“缺陷”,制造业能力严重不足,在经济领域高度依赖中国,印度参与稀土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

印太稀土联盟已成,四国在美牵手,中国做了个29年来的重大决定


至于澳大利亚,虽然有莱纳斯公司这座目前唯一一家除中国之外能够做稀土分离的企业,近几年还试图尝试新的技术突破,提高产能,但效果却不明显,矿产开发还是离不开中资参与。并且澳大利亚也同样面临着美国的关税施压,加上对中国市场的需要,为了确保“美国优先”原则,美国牵头对“奥库斯”核潜艇协议进行审查,澳大利亚转头反而与中国签署了价值80亿澳元的锂矿合作协议。

四国不仅战略目标无法统一,在产业链重构上,也不得不面对技术、成本、时间等多方面挑战,这都将是重构产业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中国稀土战略迎来全面升级

就在四国启动关键矿产倡议的同一天,我国也做了一件大事,那便是《矿产资源法》大修正式生效,这也是时隔29年首次大修后实施,将稀土产业链,从勘查、审批、开采,再到运输、出口,一整个全流程都纳入了国家统一调度中,也就是说,过去这条产业链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批,不仅效率低,程序繁琐,在管理上也比较费劲,但如今整个流程有了优先权和统一性。

印太稀土联盟已成,四国在美牵手,中国做了个29年来的重大决定


同时,还首次创立了矿业权物权登记制度,彻底结束了“一证载两权”的历史,为日后关键矿产的开发提供了更切实的保护和保障机制。

并且近期,中国稀土集团进行了高层更换,新领导层平均年龄下降了8岁,这也被视为是稀土战略转型的重要一环。另外,今年中国还在包头和赣州设立了国家稀土技术研究院,聚焦稀土分离、提纯、高端应用等技术研发和创新,进一步灵活运用技术和资源双重优势。

在美国等四国还在尝试组建稀土联盟,却因利益迥异难以建立统一体系的时候,中国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壁垒,以及全球布局,实现稀土战略的全面升级,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