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德烈·科尔图诺夫】
在俄乌问题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的口风又有了新变化。
他指出,在欧盟支持下,基辅方面不仅有望收复失地(显然包括克里米亚半岛),甚至可能在军事对抗中“更进一步”。特朗普还表示俄罗斯经济已陷入严重困境,持续三年半的冲突充分暴露出俄方诸多根本性弱点,使莫斯科沦为一头“纸老虎”。
这是否意味着特朗普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立场发生转变?是否可以说白宫终于决心彻底推翻美俄安克雷奇峰会成果?特朗普与普京的“兄弟情谊”是否已然终结,今后美国总统将以惯常对待多数美国伙伴、盟友及对手时那种居高临下甚至粗鲁的态度对待俄方领导人?
可以预见,这种美方立场的微妙变化对基辅和欧洲主要国家首都留下了巨大期待。欧洲各国对此转变早已翘首多时,不少政界人士与分析家匆忙断言:特朗普终于回归拜登的旧有策略——尽管此前特朗普屡屡尖锐抨击和嘲讽这套拜登路线。
与此同时,关于特朗普确实改变乌克兰危机策略的推测,自然引发莫斯科方面的忧虑与不安。蛰伏的反美情绪与对美深刻疑虑,再度迅速占据俄罗斯舆论场。值得肯定的是,俄方领导层竭力淡化特朗普此番突兀出格的言论,避免美俄陷入新一轮信息战。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仅以半开玩笑的口气回应道,俄罗斯不是老虎而是熊,世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纸熊”。
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发言,称俄罗斯已经沦为“纸老虎”。俄罗斯反击称,俄罗斯是真熊,世界上没有“纸熊” AP
特朗普态度生变的几个原因和解释
对于美国领导人此番言论较其近期表态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至少存在四种可能解释。
其一,尽管特朗普素以固执强硬著称,却似乎极易受外界影响,常会倾向最后接触的外国领导人的观点。与泽连斯基在纽约深入交流后,他便倾向于透过乌克兰的偏见滤镜看待冲突。这种模式早在一月前已有体现——当时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后,他立即宣称已完全理解俄方合理关切,并称乌克兰总统只要接受既定的解决条件便能立即结束冲突。若果真如此,那么再次举行美俄峰会必将令其立场再生变数。
其二,特朗普已对和平进程迟迟未见成效失去耐心。这位美国第47任总统向来缺乏战略耐心,始终偏爱短期政治投机而非长期政治投资。当前国内外批评者纷纷强调俄乌和解毫无进展,质疑其治国能力。毕竟离2025年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的美俄领导人峰会已过去六周,战场未见降温迹象,近期也无缓和征兆。此种情境下,特朗普需要制造更多戏剧性紧张来延续其自封的“全球调停者”人设。
8月15日美俄领导人安克雷奇会晤 图自Sputnik / Gavriil Grigorov
其三,这些争议性言论实则是其标志性谈判策略的体现——始终对谈判对象施压。今年二月底白宫那次著名会晤中,他曾公开羞辱泽连斯基;随后通过强推“稀土交易”,成功迫使乌克兰领导层让步并将乌经济命脉置于美国控制之下。如今他或许认为时机已到,应对莫斯科如法炮制,迫使普京接受其和平方案。当然此举风险巨大——俄罗斯向来不屈服于外部压力,外部压力面前反而会更强硬。但特朗普可能仍想再次试探普京决心的坚定程度。
其四,这位美国领导人或已判定解决俄乌冲突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至少现阶段对其个人而言如此。因此据称他已启动退出战略,意图将乌克兰危机善后责任全数转嫁欧洲盟友。他或许根本不在意马克龙、默茨、斯塔默等人是否具备长期军援乌克兰的能力——未来乌军若遭遇重大失败,这将是欧洲而非特朗普的个人难题。按此逻辑,所谓“欧洲支持下乌克兰可超越1991年边界”的言论,不过纯属戏谑挑衅。
上述四种解释各有依据,均值得深入探讨。但当前要准确解读特朗普思维几乎不可能,唯有时间能揭示其反复言论背后的真实动机。
美国的乌克兰立场——有两点不变
不过我们不应忽略其乌克兰立场中始终未变的要素——无论是近几日还是近几月而言。有两点尤为关键。
首先,特朗普从未准备、现在也不打算用美国纳税人的钱资助乌克兰战争,这显然是他与乔·拜登最显著的区别——后者仅军事援助就向基辅提供至少660亿美元,尚未计入经济金融援助。是的,乌克兰仍可指望获得美国军备交付(包括部分尖端装备),但前提是欧洲人全额买单。即便未来数年欧盟因持续补贴乌克兰军队及国家财政而元气大伤,特朗普也毫不在意,他甚至可能乐见布鲁塞尔官僚体系陷入困境。
特朗普对乌冲突立场的另一不变特征,是始终明确拒绝向基辅提供任何硬性安全承诺,亦不愿为庇护乌克兰的欧洲盟友提供保障。纽约会晤中,美国总统在此议题上未让步分毫,仅允诺在“不确定的未来”讨论乌克兰安全。显然在特朗普任内,美国不会重提让乌克兰走北约“快速通道”的选项。按其构想,乌克兰应长期(若非永久)保持奥地利式中立。
当然特朗普或有意对俄实施新一轮经济制裁,其多位幕僚——包括副总统万斯与国务卿鲁比奥——均暗示,此选项始终在总统考虑范围内。若美方制裁政策能如拜登时期般与欧盟完全同步,确实将对俄罗斯外贸构成严峻挑战,甚至大幅削减克里姆林宫当前外汇收入。
但在此事上,特朗普同样要求欧洲盟友承担代价并做出最痛苦的决策:他要求欧盟立即全面停止采购俄罗斯油气,并对所有与莫斯科密切经贸往来的全球南方国家课以禁止性高关税。这些要求实际上必然摧毁全球贸易体系并引爆欧盟内部经济危机,特朗普却可借此占据道德制高点,指责欧洲领导人“贪婪”“虚伪”乃至“无耻”。美国自身在制裁游戏中几乎毫无损失——美俄贸易规模已可忽略不计,进一步限制不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实质影响。
俄罗斯可能怎么做?
这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倘若事态最终发展为特朗普对乌克兰彻底失去耐心,决定将欧洲冲突完全交由欧洲人自行处理,这一决定客观上或对莫斯科有利。对俄罗斯而言,面对一个疲惫、贫瘠且分裂的欧洲,远比应对美国主导下铁板一块的“集体西方”要轻松得多。当然不应低估欧洲主要国家的联合实力,但若无美国参与,这个“自愿联盟”恐难强大到足以将其意志强加于莫斯科。
然而特朗普过早退出乌克兰调停进程,也可能给俄方带来重大风险。毕竟当前唯有特朗普能对欧洲立场产生实质性影响,也只有华盛顿尚能稍加约束欧洲各国最激进的强硬思潮。若美国缺席谈判桌,欧洲可能成为失控变量,采取极端非理性甚至不负责任的行动。
更关键的是,无论白宫是否将调停失败全归咎于俄方,一旦美方默示或明示无力担当俄乌调停者,必然导致特朗普政府整体上对美俄关系正常化的兴趣骤降。乌克兰问题显然是白宫与克里姆林宫整体互动的核心,若调解失败必将对战略稳定、地区危机、全球问题等双边互动维度产生深远负面影响,更不必说政治外交关系。数月前启动的正常化进程将再度停滞,至少持续至未来三年半。
特朗普对外交挫败极为敏感,必将在漫长岁月中铭记此次乌克兰困局。因此将特朗普维系在调停进程内,而非将其推到一边,更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