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成都所副总设计师龚峰接受采访。中国网王月博 摄
中国网9月22日讯(记者李智)从研制到列装,享誉世界的歼-20飞机有哪些独特优势?未来又有哪些新发展值得期待?在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期间,航空工业成都所副总设计师龚峰接受了中国网记者的采访。
歼-20为什么这么强?
提到成都所,很多人会想到歼-20飞机。据龚峰介绍,歼-20是我国第一型自主研制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历经10余年攻关研制,歼-20填补了我国空中隐身作战能力空白,突破了高隐身高性能平台、强协同作战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是我国新时代标志性的跨代航空装备,是捍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利器。
作为我国首款跨代的隐身战机,歼-20特征非常多。龚峰告诉记者,首先是歼-20卓越的隐身能力。歼-20的雷达反射面积极小、红外特性极佳,像针一样穿透对方的防御网。其次是卓越的单机作战能力。歼-20能够飞得远,作战半径大幅优于四代机;看得远,歼-20搭载有先进有源相控雷达,相比四代机发现目标的距离大幅提升;看得准,歼-20多类传感器深度融合,多信息、多维度态势融合,准确地识别目标;打得远,其搭载的空空导弹打击距离远;打得准,其高度智能化和精确化的攻击管理系统,相比四代机大幅提升了打击成功率。此外,歼-20飞机的体系作战能力也很强。歼-20可以与其他多种装备,如预警机、无人机形成作战体系,实现从单机作战到体系协同作战的跨越。
除了性能突出,歼-20还以其独特的“鸭翼”设计闻名。“它的‘升力体边条鸭式垂尾布局’的一体化气动布局为全球首创!”龚峰指出,在气动方面,歼-20有效地利用“鸭翼涡-边条涡-机翼涡”相互耦合所产生的有利气动效应。在飞行控制方面,采用放宽纵向和航向不稳定技术,解决了垂尾带来的三轴耦合影响。整体来看,歼-20实现了“高隐身、高升力、低阻力、强控制”的综合设计。
歼-20诞生的背后攻克了哪些技术难关?
回忆2011年首飞前的技术难关,龚峰仍然难忘团队的努力付出。他告诉记者,“歼-20飞机作为国内首型隐身战机,有很多跨代的新技术,在研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难关,得益于我们团队的技术功底,都逐一得到了攻克。”
龚峰指出,在首飞前的那段时间,安全首飞是重中之重。面对这样一款升力体边条、鸭式、斜垂尾布局,外形科幻的全新跨代飞机,如何能让飞行员有充足的信心,驾驭它离陆升空?“为此,我们和首飞小组的几位飞行员进行了大量的飞行品质模拟试验、铁鸟在环试验、机上在环试验,一次一次试验,一次一次优化、一次一次精雕细琢,不仅圆满实现了首飞,更是打造了歼-20飞机优异的飞行品质。”
他强调:“我们歼-20团队,一直都执着于技术创新、技术探索、技术突破,学习永远在路上。我自己前期是从事飞行控制专业,后来从事其他多个专业领域。这些专业领域之间,知识跨度很大,都是对我自己的挑战。每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都需要我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满足新的专业需求,才能扛起肩上的责任。”
歼-20还能带来哪些期待?
这样一款各方面具备优势的五代战斗机的列装,使我国空军从传统的防御性作战模式,转变为攻守兼备作战模式,既守得住,又出得去。龚峰认为,歼-20卓越的单机作战能力和体系作战能力,牵引出了空军一系列新的作战样式和使用模式,极大丰富了战法,提升了任务成功率。
有人机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随着歼-20双座飞机在九三阅兵中亮相,其后舱具备的能力,更是引起了军迷的热议。“军迷的期待也是我们奋斗和努力的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他表示。
编审:王月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