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发布悬赏令,开出5000万美元的价格通缉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对此,委内瑞拉直接以2字回应。那么,特朗普的举动究竟有何用意?其又能否产生实际影响?
当地时间 8 月 7 日,美国司法部长邦迪发布了针对马杜罗新的悬赏令,将拜登政府定的 2500 万美元增加到 5000 万美元。理由则是马杜罗长期与毒品集团合作,包括委内瑞拉本地的“太阳卡特尔”“锡那罗亚卡特尔”“阿瓜拉列车帮”等组织。美方说,这些集团通过走私大量可卡因及含芬太尼的毒品,对美国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短短几小时后,委内瑞拉外交部长希尔在社交平台愤怒反击,他用了两个字概括美方行动——“闹剧”。希尔指责邦迪策划了一场“媒体马戏表演”,是“试图转移公众对其自身困境注意力的绝望手段”,目的是讨好委内瑞拉失败的极右翼势力,并强调“祖国的尊严不容交易”。
委内瑞拉回应虽然简短,背后却有清晰的立场:美国此举是出于政治需求,而不是纯司法行动;同时,委内瑞拉政府强调自身尊严和主权不能被“交易”。这样的回应很明确,是对外宣示,也是对内维稳。
从历史看,这已是美国第三次提高对马杜罗的悬赏金额。2020年3月,特朗普在其首个总统任期内,因指控马杜罗犯有“毒品恐怖主义”“共谋进口可卡因”等罪名,首次开出1500万美元缉拿悬赏。随后拜登政府将金额提升至2500万美元。此次特朗普政府直接将赏金翻倍,达到创纪录的5000万美元。
5000万美元的价码,创下美国缉捕外国领导人的历史纪录。要知道,当年萨达姆·侯赛因、本·拉登和巴格达迪的悬赏金额均为2500万美元——马杜罗的“身价”已是这些人两倍。从中也能看出,特朗普对马杜罗的厌恶毫不掩饰,他在首个任期内,曾邀请美国承认的委内瑞拉“临时总统”瓜伊多参加国情咨文演讲,而此次行动也被视为对拜登政策的纠偏:特朗普批评拜登为制裁俄罗斯而放宽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限制,变相“给马杜罗续命”。
更直接的是,美国政府将近年芬太尼泛滥导致5万美国人死亡的矛头,指向委内瑞拉毒品网络,因此,悬赏令也成了展示禁毒决心的政治符号。至于通缉令有没有用?分析来看,很有限。历史上像对巴拿马诺列加的行动有军事介入背景,法律工具往往需要其他国家合作或条件具备。当前,马杜罗坚守在委内瑞拉国内,他有稳固的军事和情报支持,有些国家承认他的连任,也因此拒绝配合引渡,这使得美国的制裁和悬赏难以立即奏效。
所以说白了,美方这种做法更多是象征性的施压,而非实际逮捕行动,其想把焦点从经济困境或政治争议转向“打击毒品犯罪”,但效果能否让公众满意还有疑问。当然,美国释放高悬赏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有助于继续施压,也可能促成某种谈判筹码,比如释放美国在押公民、调整能源制裁等等。
其实在这次悬赏前,特朗普政府与委内瑞拉就交换关押囚犯达成协议,并允许雪佛龙等能源公司部分恢复在委内瑞拉投资,以换取释放部分美国人质,这也说明悬赏行动可能是融入更大策略中的一部分。
至于影响,一般而言,外部压力往往被政权用来强化“民族团结”和“外敌论”。因此,马杜罗政府可能把悬赏描绘为外国干预的又一例证,从而在国内争取同情与支持。委内瑞拉外长的“可悲”“闹剧”回应,既是对外反击,也是在对内传递“我们被围攻,但要团结”的信息。
可以预见,这份悬赏短期内不会改变马杜罗的在位状态。政权的生存依赖军事忠诚、情报资源与外部支持,而不是单靠舆论。美国要把悬赏变成真正的抓捕行动,需要更长时间的情报积累、更多国家配合,甚至出现内部分裂的窗口期。说到底,除非出现重大内部变局,否则更可能看到的是对立的长期化与多边博弈加剧,而非立刻的制度更替。因此,特朗普这招,恐怕只能作为一个象征性的符号而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