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李白诗中的大鹏
24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大鹏,这种源自《庄子·逍遥游》的神鸟,被李白在不同人生阶段赋予了丰富多变的情感内涵,几乎成为诗人自我生命轨迹的生动写照。
青年大鹏
二十六岁的李白初出夔门,意气风发,在《上李邕》中豪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此时的大鹏,是少年天才的自信宣言,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必然。羽翼未丰却已目空四海,即便暂栖尘世,也自带簸却沧溟的豪气。这只大鹏的背后,是尚未经历现实磨砺的纯粹理想主义,是诗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中年大鹏
天宝三载(744年),四十三岁的李白被“赐金放还”,政治理想受挫。他在《赠从弟宣州长史昭》中写道:“大鹏羽翼张,群鸟摇缯缴。一飞冲青天,谁为理旧巢?”此时的大鹏虽仍能一飞冲天,却已感受到“缯缴”(箭矢)的威胁。羽翼虽张,但旧巢难归——诗人开始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较之青年时期的纯粹豪迈,此时的大鹏多了几分悲壮色彩,却仍未失却振翅之力。
暮年大鹏
上元三年(762年),六十一岁的李白病逝当涂。临终前所作《临路歌》成为大鹏意象的绝唱:“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昔日振八裔的大鹏,终于“中天摧折”。然而即便力竭,仍要留下“馀风激万世”的期许。这只垂死的大鹏,不再是单纯的豪迈或悲壮,而是融合了生命终局的苍凉与不朽的追求。羽翼摧折,却心向扶桑,可谓“悲而不哀,哀而不伤”。
从振翅九霄到中天摧折,大鹏意象的演变勾勒出李白完整的心路历程:青年时的纯粹理想、中年时的矛盾挣扎、暮年时的苍凉悲壮。同一只大鹏,羽翼从充满力量到最终摧折,飞翔从一往无前到力不能济,却始终保持着精神的傲岸。
这正是李白诗作的魅力所在——他不仅通过不同意象表达情感,更让同一意象随着生命体验的深化而不断成长变化。当我们循着这只大鹏的飞行轨迹,仿佛亲眼见证了一个伟大诗人如何在天际划过灿烂而曲折的生命弧线。#李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