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五表示,他已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适当区域”,以回应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关于核武对手之间存在战争风险的言论。特朗普这一命令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特朗普对俄发出核威胁开了危险先例

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华社发

特朗普为何要表态部署核潜艇威慑俄罗斯?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正尝试加强对俄核威慑?此举可能对美俄关系和全球安全形势造成何种影响?就上述问题,南方+记者专访了《舰载武器》执行主编石宏。

推进俄乌谈判遇阻

核潜艇指令引猜测

梅德韦杰夫上周四表示,特朗普应该记住,莫斯科拥有苏联时代的最后核打击能力。此前特朗普曾告诉梅德韦杰夫要“谨言慎行”。

特朗普对俄发出核威胁开了危险先例

梅德韦杰夫(资料图)。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发帖称:“我已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相应区域,以防这些愚蠢且煽动性的言论不只是说说而已。”特朗普表示,他做出这一决定是基于“俄罗斯前总统、现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极具挑衅性的言论”。

他补充称:“言语非常重要,而且往往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我希望这不会是其中之一。”

据媒体报道,美国潜艇在核威慑领域担负着敏感的使命,美国军方极少讨论其部署和位置。为此,美国海军和五角大楼拒绝就特朗普的言论或核潜艇是否已被调动发表评论。

鉴于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武器所带来的风险,美国在历史上一直避免与俄罗斯的核威胁相提并论。石宏认为,特朗普在与梅德韦杰夫这轮“口水仗”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情绪化甚至“幼稚”。特朗普为何抛出涉核惊人言论?石宏认为,这可能与近期美俄两国就俄乌冲突停火的谈判有关。

上周一,特朗普在苏格兰会见英国首相斯塔默时对记者表示,他将给予俄罗斯10到12天的时间,让俄罗斯同意在针对乌克兰持续三年的全面战争中停火。

特朗普对俄发出核威胁开了危险先例

7月23日,俄罗斯和乌克兰第三轮直接谈判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新华社发

特朗普的新最后通牒缩短了他7月中旬给予俄罗斯的50天期限,将截止日期提前到至8月8日。最新报道称,特朗普3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将于6日或7日访问俄罗斯,如果莫斯科在最后期限前仍不同意停火,必将面临制裁。

石宏指出,特朗普因为推进俄乌谈判遇阻,表现得十分恼火且失去耐心。然而,谈判之所以没有像特朗普期待得那样发展,恰恰是因为特朗普政府并没有提出俄乌冲突停火的可行方案,也没有准备好直面俄乌冲突爆发乃至欧洲安全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对此解释,俄乌冲突之所以爆发,根源在于北约东扩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战略利益,俄罗斯的战略关切没有获得美欧回应。美国抛开俄战略关切,一味要求其停火,另一边继续用制裁等手段对俄施压,这只会增加俄方对美国的不信任感。

“俄罗斯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景是,该国在接受美国谈判条件实现停火后,北约继续给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和训练乌克兰部队,乌克兰经过一番休整后再次同俄交火。”石宏说,“因此,如果特朗普政府无法拿出解决俄战略关切的方案,俄方是没有意愿接受美方调解的。

特朗普对俄发出核威胁开了危险先例

7月10日,在乌克兰基辅市舍甫琴科夫斯基区,救援人员拆除在空袭中受损的居民楼。新华社发

石宏指出,无论是特朗普缩短对俄“最后通牒”期限,还是威胁对俄施加核威慑,都无法达成其想要的目标。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对俄乌谈判进程感到恼火,实在有些“莫名其妙”。

对俄“水下暗战升级”?

或部署攻击核潜艇

核潜艇是如何对他国产生威慑的?石宏介绍,核潜艇等海基核力量,主要担负二次核打击的任务。这类武器装备不与敌方目标展开水下角逐,而是“各打各的”,即在接到本国遭受敌方首次核打击后,利用搭载的核武器向对方目标进行第二轮核打击。

石宏说,拥核国家平常会派遣数艘核潜艇在海上进行战备巡航。为了实现作战目标,核潜艇往往被部署在靠近目标国家的公海海域。由于核潜艇的隐蔽性较好,即使他国对核潜艇进行监控,也只能了解到其的大致部署范围,却无法获悉准确位置,从而使核潜艇的生存能力得到保障。

“近年来,各拥核国家都将发展海基核力量作为核心方向。”石宏说,“法国、英国的核力量已经完全水下化。拥有核三位一体能力,即同时拥有陆基、海基和空基核打击能力的美国和俄国,也在重点发展海基核力量。

特朗普对俄发出核威胁开了危险先例

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华社发

事实上,美国核潜艇——与轰炸机和陆基导弹一起构成所谓的“三位一体”核力量的一部分——一直处于向俄罗斯目标发射核导弹的位置。长期以来,美国在北极地区就部署了多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意在构建针对于俄罗斯的战术威慑。

美国拥有3种不同类型的核潜艇,包括执行海基战略核打击任务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携带大量“战斧”导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及执行常规作战任务的攻击核潜艇。

其中,“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最多携带24枚配备多个核弹头的“三叉戟Ⅱ”潜射洲际导弹。后者射程超过7400公里,这意味着它们无须靠近俄罗斯,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或北冰洋就能发射洲际导弹攻击俄罗斯。为保持水下核威慑的可靠性,战略核潜艇的行踪高度保密,美国海军几乎从未透露它们的具体部署地点。

同时,美国还有4艘经过改装的“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它们用154枚“战斧”巡航导弹取代了导弹发射筒里的“三叉戟Ⅱ”洲际导弹。

此外,美国还有3种型号的攻击核潜艇:“弗吉尼亚”级、“洛杉矶”级和“海狼”级,它们主要执行常规作战任务。

石宏分析,美国拥有的核潜艇可分为攻击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两种。如果特朗普此次确实部署了核潜艇,可能会是一种攻击核潜艇,因为美国保有的这类核潜艇数量最多、性能也相对更先进。为了对俄产生威慑,两艘潜艇最可能被部署在太平洋方向,或北大西洋到北冰洋一带。

战略决策层面冲动冒进

增加全球安全局势不确定性

针对特朗普的言论,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议员列昂尼德·伊夫列夫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调往“相关地区”的两艘核潜艇并非对俄罗斯的新威胁。美国海军装备的部署情况是已知的,潜艇的打击范围也处于实时监控之下。

特朗普对俄发出核威胁开了危险先例

克里姆林宫。新华社发

伊夫列夫说,自苏联时期以来,美国海军基地、航空母舰和潜艇踪迹就遍及全球。对于美军基地及其作战能力,相关方早已了如指掌,美军部署地点也已纳入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飞行任务规划中,两艘美国潜艇并非新的威胁,它们的基地所在区域和导弹打击半径都将处于实时监控之下。

而公众最关心的是,特朗普突然公布增加部署2艘核潜艇,是否意味着美国正尝试加强对俄核威慑?对此,石宏给出否定回答。他介绍,美俄保有的核力量事实上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

美国长期将海基核力量作为该国核三位一体建设的核心,然而近年来发展的脚步并不快。美国现役的“俄亥俄”级核潜艇自上世纪70年代起研制,70年代末起陆续下水。由于服役时间过长,“俄亥俄”级核潜艇面临严重老化的问题。2016年,美国展开“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的设计工作,首艇于2020年开始建造,但预计到2031年才能服役。

反观俄罗斯,虽然一度以陆基核力量作为核心,但近年来愈发重视发展海基核力量。2013年,俄首艘955型“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服役,此后一直维持较快建造速度,目前已有8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入役,另有2艘在建造中。

“据此看,美国近年来的海基核力量并没有提升,反而有下降的趋势。而俄罗斯则恰恰相反,大有把一部分陆基核力量担负的任务转给海基核力量的趋势。”石宏说。

石宏进一步指出,仅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表态部署核潜艇,并不能证明美国在增大对俄核威慑。这是因为,特朗普的相关发言含糊不清:既没有说明潜艇型号,也没说清部署地点。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此次调动核潜艇的命令完全不符合程序。

特朗普对俄发出核威胁开了危险先例

美国国会大厦。新华社发

他对此解释,改变核潜艇部署这样涉及核打击力量的决策,不能仅仅由美国总统个人直接下令,而是要通过该国政府集体讨论后才能执行。从美国的惯例看,这需要经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会议,以及经过美国国会讨论批准后,才能由美国总统下决策。

然而,特朗普此次仅仅是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他已经将2艘核潜艇部署到“适当区域”,却没有涉及相关流程的任何细节。

石宏据此判断,特朗普可能根本没有下令调动核潜艇部署,他在社交平台上的行为可能仅仅是“打嘴炮”。

不过,石宏认为,从此次特朗普抛出涉核言论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动用核武器堪称“蠢蠢欲动”,且这种冲动越来越强烈。更值得担忧的是,俄方也表达出可能使用核武器的态度。

特朗普对俄发出核威胁开了危险先例

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新华社发

“拥核大国的领导人就核武器表达出冲动情绪,暗示了战略决策层面冲动冒进的可能性。”石宏说,“特朗普把军国大事当成‘过家家’,把核武器这种敏感话题当成‘儿戏’,他的这种行为对世界非常危险,增加了全球安全局势的不确定性。

采写:南方+记者 泠汐 曹嫒嫒

统筹:李劲

【作者】 泠汐;李劲;曹嫒嫒

防务前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