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地主,以其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奢靡生活而闻名。他的行为在任何时代都足以被视为极恶之罪。
刘文彩1887年出生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刘家墩子一个地主家庭,父亲刘公赞拥有约30亩土地,兼营烧酒作坊,家境尚可。他在七兄弟中排行第五,与弟弟刘文辉关系最为密切。幼年性情暴戾,乡邻私下称其为“刘老虎”。他未受多少教育,六岁入私塾,但对读书兴趣寥寥,十几岁辍学,协助父亲管理田产和酒坊生意。20岁时,父亲为其娶妻吕氏,并购置一匹马让他从事运输生意。刘文彩头脑灵活,将家中烧酒贩卖至崇庆县等地,换回玉米、煤炭,颇得父亲赞赏,称其为“经济奇才”。
20世纪初,四川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刘文辉1913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堂叔刘湘提携下,迅速晋升。1921年,刘文辉担任川军旅长,驻守宜宾,掌控川南地区。刘文彩借机进入官场,先后担任四川烟酒公司宜宾分局局长、叙南船捐局长、川南护商处长、川南禁烟查缉总处长、川南捐税总局总办、叙南清乡中将司令等职。这些职位让他掌控81个县的税收和商贸,成为刘文辉敛财的主要助手。
在宜宾,刘文彩设立44种苛捐杂税,涵盖生活方方面面:耕地锄头需纳税,厕所使用要缴费,盐、糖等必需品也逃不过盘剥。他还在乐山至叙府百余公里路段设30多处关卡,强征护商税,商贾稍有不从便被扣押货物。1923年,宜宾农民因重税抗议,刘文彩派兵镇压,震慑反抗者。他强迫农民种植罂粟,征收烟苗税、烟土税、经纪税、红灯捐等,对不种罂粟者收“懒税”,使川南百姓陷入水深火热。
刘文彩的暴行不仅限于经济压榨。1927年,屏山县农民抗议烟厘捐,领导人徐经邦率六千农民起义,刘文彩派兵捕杀徐经邦。1928年3月,他下令杀害中共叙府城区区委书记李筱文和县委候补书记李家勋,屠杀农会成员六七十人。1929年冬,镇压川南工农革命军,杀害革命军领导和战士五六十人。1931年3月,他制造震惊全川的“五人堆”事件,枪杀中共四川省委特派员梁戈、宜宾中心县委书记孔方新等五名干部。
1931年,刘文彩因密谋暗杀刘湘失败,遭到刘湘派飞机轰炸宜宾。他在两天内掠夺20万银元,装载4500余木箱财物,乘20艘船逃回大邑。1932年,他退出官场,回到安仁镇,扩建庄园,继续以地主身份剥削农民。据《大邑县志》记载,至20世纪30年代,他拥有良田1.2万亩、22家银行、5家当铺、684间街房、29座公馆,财富惊人。他在1941年组建袍哥“公益协进社”,控制地方事务,直至1949年病逝。
刘文彩的刘氏庄园是川西地区最恢弘的地主庄园,占地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共有545间房屋。庄园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老公馆由刘文彩及其兄弟刘文渊、刘文昭、刘文成于1932年起建;北部新公馆为刘文辉1942年建成。庄园外墙高达6米,砖石厚重,内部重墙夹巷,秘室复道,布局如迷宫,兼具防御功能。房屋雕梁画栋,融合中西风格,窗棂镶嵌彩色玻璃,装饰有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数百种图案,尽显奢华。
庄园内功能齐全,包含大厅、客厅、接待室、帐房、雇工院、收租院、粮仓、秘密金库、佛堂、望月台、逍遥宫、花园、果园等。其中,“小姐楼”三层高,建筑精妙,专为女性眷属设计。刘文彩的生活极尽奢靡,家中常备珍馐佳肴,家具多为红木,雕刻龙凤图案,鎏金屏风闪耀光芒。据记载,他拥有紫檀嵌大理石桌椅等珍贵文物,单件价值可抵普通农户数年收入。
刘文彩先后娶五位妻子:原配吕氏贤良淑德,生一儿一女后因劳累早逝;二房杨仲华17岁嫁给他,生四子三女,操持家务;三房凌君如、四房梁慧灵、五房王玉清均为年轻貌美女子。1937年,52岁的刘文彩迎娶25岁的王玉清,婚礼虽简,但足见其贪图美色。他雇佣60余名仆人,负责起居饮食,但据传许多仆人因不堪虐待而丧命。
在剥削农民方面,刘文彩手段残酷。他要求佃农缴纳高额押金,退佃时虽退还,但通货膨胀使押金形同废纸。他用大斗收租、小斗借粮,农民稍有不从便遭毒打。1925年,宜宾一农户因欠租被拖至庄园门前鞭打,血迹斑斑。他还强迫农民种植罂粟,垄断鸦片贸易,积累巨额财富。据传他建有水牢,关押欠租农民,水深齐腰,墙壁布满铁刺,但1981年调查未找到水牢证据,部分学者认为此为宣传夸大。
刘文彩的罪行远不止经济压榨。他与地方军阀、黑帮勾结,掌控川南经济命脉。1927年屏山县起义、1928年叙府屠杀、1931年“五人堆”事件,均由他直接下令,造成数百人丧生。他还涉嫌强占民女、杀害亲属,如1940年代因批评其行为而被杀的亲戚杨秉元。这些暴行使他成为川南百姓口中的“刘老虎”,民愤沸腾。
1947年,60岁的刘文彩因长期吸食鸦片患肺病,1948年初两度吐血,确诊为肺结核。1949年春,他病入膏肓,前往成都文庙后街公馆求医,家人鲜少探望。10月17日,他执意返回安仁镇,途中病情恶化,昏厥于双流县,送回公馆后去世,终年62岁。其葬礼低调进行,一个月后棺木运回安仁镇。1958年,其墓被青年工人挖开,尸骨抛至河滩,下落不明。
刘文彩死后,家族迅速衰落。长子刘元龙沉迷赌博和鸦片,1950年因组织暴动被捕,1952年因肺病去世。次子刘元华曾就读黄埔军校,任少校营长,1949年秋,川西南人民武装工作队开展减租斗争,刘元华变卖家产偿还父亲欠下的巨额押金,仍不足以清债,沦为苦力,至70年代末才在企业稳定工作。三子刘元富9岁患脑膜炎致聾,生活放荡,与父亲断绝关系。四子刘元贵为刘文辉效力,后在铁路部门工作,死于火车事故。
1958年,刘氏庄园被改建为“地主庄园陈列馆”,1965年,四川美术学院创作《收租院》雕塑,展示地主剥削农民的场景。该雕塑长118米,包含114个真人大小人物,分为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七组群像,融合中西雕塑技法,广受赞誉,曾在国内外展出。1997年,陈列馆更名为“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AAAA级景区,收藏文物2万余件,成为研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重要遗址。
2010年,刘文彩孙子刘小飞组织家族聚会,650名后人齐聚安仁镇,试图为祖父平反,称其资助学校、支持革命。但老革命马识途等人联名反对,指其罪行滔天。部分学者如笑蜀在《刘文彩真相》(1999年)中提出,水牢等说法缺乏证据,可能是宣传需要,但刘文彩的剥削和暴力行为仍有大量史料支撑。博物馆现保留《收租院》雕塑,提醒后人旧社会地主阶级的压迫。
刘文彩的后人多从事文教、艺术领域,如其外曾孙女在澳大利亚音乐学校任教。刘小飞本人为学者,坚持为祖父辩护,但成效甚微。庄园博物馆仍吸引大量游客,展示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断面。
刘文彩的一生是旧中国地主阶级压迫的缩影。他的奢华生活建立在百姓血泪之上,其罪行在任何时代都足以被唾弃。尽管后人试图为其平反,历史事实如铁般坚硬。他的故事警示人们,权力与财富的滥用终将受到审判。读者们,你如何看待刘文彩的生平与遗产?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