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这是颜真卿父亲的书法,专家认为父亲远超儿子,字字有千钧之力!
235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说起书法史上的父子名家,人们会想起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欧阳询欧阳通父子、米芾米友仁父子、赵孟頫赵雍父子、文徵明文彭父子等等,但有一对父子书家世人几乎不知,这就是颜惟贞颜真卿父子。由于颜真卿名气太高,又被奉为书坛“亚圣”,完全把父亲的风头抢走了。
另外,颜惟贞传世作品太少,也使得他声名不显。不过,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颜真卿书艺并没有超过其父,论笔力之沉雄、笔画质朴有古意,父远胜于子:“堂堂气象,力能扛鼎,庙堂华贵胜于颜鲁公。”
颜惟贞,字叔坚,祖籍琅琊临沂,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琅琊颜氏为世家大族,从先祖颜之推开始,代代皆出豪杰,其祖父颜勤礼、父颜昭甫为朝中重臣。颜惟贞自幼博览群书,兼习字画,文采风流,受世人推崇。
在他少年时,颜家家道中落,以致于家贫买不起纸笔,他便与兄弟众人“以黄土扫壁,木石画而习之。”天授元年(690年),颜惟贞进士及第,被授衢州参军,此后历任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加授太子少保衔。
颜惟贞为官期间,结交了不少好友,他们常请颜为自己题字和撰写志文,《萧思亮墓志》是颜惟贞仅存于世的两件书法作品之一,另一件为《武承规墓志》。此墓志镌刻于唐景云二年(711年),是颜惟贞去世前一年所写,可视为其“绝笔”。
此碑完成后历经风雨,碑面多有漫漶风蚀,清康熙初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城南神和原,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萧思亮墓志》志石长56厘米、宽55厘米,碑文以楷书写就,共26行,满行26字,约500字,字径大小约3厘米,志盖篆书,共3行、9字。
颜惟贞的书法幼年时得到了舅父殷仲容的指点,殷为初唐书法大家,窦臮在《述书赋》中评价其书法:“翰墨之妙,可入品流者。”之后又吸收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以及北碑笔法,用笔方劲硬朗,似有千钧之力。
此碑切笔入纸,落笔后再衄挫、调锋,行笔稳重且蓄势,笔力内蕴。行笔时,中锋用笔为主,笔画瘦硬刚劲,粗细变化明显,给人峭拔坚实之感。转折处多为顿笔后折锋下行,干净利落,彰显力度。捺画则一波三折,起笔轻顿,行笔渐重,收笔出锋锐利,富有韵律。
结字舒展开张,俯仰顾盼,高低错落,平和与险奇,平正与欹侧兼备,整体笔法体现出严谨细致的唐楷风气,既深谙法度,又不失个性,可以视为唐代早期楷书的佼佼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