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1日,美国财长贝森特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中美贸易很好,暗示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
在此基础上,贝森特说俄罗斯和伊朗都受到国际制裁,而中国是伊朗石油和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买家,最高可能面临100%的二级关税。
继而贝森特表示,相较于达成贸易的时间,美国更重视贸易协定的质量,美国政府不会为此贸然行动。
贝森特的这番表态,蕴含两重含义。一重是中美贸易还没谈下来,最起码目前还没有签署正式的贸易协议;第二重是石油贸易,将会是美国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的新筹码。
贝森特这看似不着急的背后,背后其实已经火急火燎了。因为根据贝森特的说法,中美在8月初,会有新一轮的贸易谈判。这时候放出要对中国进行“二级制裁”征收100%关税,其目的已经不言自明。
但很明显,这种做法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
早在7月14日,特朗普在和北约秘书长吕特会面后,宣布了两项针对俄罗斯的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制裁和俄罗斯进行石油贸易的主要国家,对这些国家进行二级制裁——征收100%的关税。
当时中方的回应很直接,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向美方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美国的二级制裁也好,100%关税威胁也罢,中国不会因为美国任何的单边制裁,改变自身的经贸政策。这就说明美国造出来的新筹码,还没实施,就已经破产了。
这就把美国摆在了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上。中美贸易协议继续谈下去,不可能朝着符合美国利益的方向发展,这就等于宣布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失败,因为头号“对手”解决不了,后面的小弟有一个算一个,都不会跟着特朗普的指挥棒走。
如果中美贸易谈不下去,直接宣布谈崩了。特朗普能接受,特朗普的选民可无法接受,肯定会用脚投票,共和党中期选举和4年后的大选也可以提前宣告结束了。
所以中美贸易,只能谈下去,而且只能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谈下去。
另一边的中国,软硬不吃,手里还握着稀土这颗王炸,特朗普是一点好处都讨不到。这才造了“二级制裁”这张牌。
“二级制裁”这颗筹码也不够用,那就只能再想其他办法了。美国这次把目光投向了南海,准备拿南海问题当成筹码来凑数。
7月21日,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访问美国。美国国务卿赫格赛斯和国务卿鲁比奥分别和小马科斯举行了会面。两人都重申了美国会致力于遵守《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将保卫菲律宾,增加军事资源投入以震慑中国。
赫格赛斯表示,这项条约适用于中国在南海针对菲律宾武装部队、飞机、公共船只以及海岸警备队的武装袭击。美国不寻求对抗,但美国已经做好了准备。
去年7月份中菲达成协议后,南海局势就已经相对平静,中方也正在积极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的签署和落地。这时候美国非要横插一脚,说什么要在南海加强对中国的威慑能力,除了给小马科斯加加油之外,只能理解为为中美贸易谈判继续收集筹码了。
这其实说明,美国手中已经无牌可打了。更重要的是,中国手中的稀土牌正在持续收紧。根据观察者网7月22日的报道,中方正在严厉打击战略矿产资源的走私活动。之前有媒体表示,美国为了绕过中方出口管制,从墨西哥和泰国等第三国拿到了部分关键矿物。
7月19日,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最高检、最高法等多部门,组织联合打击矿产走私专项推进会,严打国家战略矿产对外出口。这无疑是再次收紧美国的科技命门。
而美国虽然口口声声喊着要建立一条独立的关键矿产供应链,折腾好几年后,结果依旧是无疾而终。面对中方的稀土反制,美国根本无法应对。
所以可以明显看到,特朗普自发动关税战以来,其态度一直在软化。一开始唱高调,要制造业回流美国,缩小贸易逆差,让岗位回到美国。现在这些都不提了,缩小贸易逆差的方式也变了,开始喊着要中国采购更多美国商品和服务,减少贸易逆差。
但是这种方式只能短时间内起到作用,长期来看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但好处就是特朗普又能宣布自己“赢了”,在小弟面前面子保住了,对内也有个交代。
这次再拿南海问题来做文章,也没什么作用。从2016年南海对峙,美国两艘航母落荒而逃之后,美国就已经丧失了在南海的主动权,现在想要以南海问题讹诈中国,那更是没门,中方也不介意再和美国来一场对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