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高调宣布与越南达成“历史性贸易协议”,这份被称为“霸王条款”的协议细节震动全球。根据协议,越南输美商品关税从最初威胁的46%降至20%,但附加了一项致命条款:对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加征40%惩罚性关税——这一被广泛解读为针对中国“洗产地”贸易的狙击条款,解释权却完全掌握在美国手中。作为交换,越南向美国全面开放零关税市场,甚至接受美国海关入境稽查,被舆论抨击为“经济治外法权”。

越南的妥协近乎彻底,除农产品、汽车、飞机等美国商品零关税入境外,越南还需建立“中国转口监测系统”,允许美方核查生产线。越南人均GDP不足美国1/20,这种单边开放的零关税市场对美国商品的吸引力存疑,但20%出口税却将重创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议中40%的转运关税直指中国产业链。数据显示,越南对美出口的约33%(价值450亿美元)为中国商品经简单加工转口,涵盖电子、光伏、纺织等领域。

专家:越南开启一个危险示范

更危险的是美国要求“实质性转变”:逼迫越南企业实现40%本地化率,切断中越产业链联系,新规将迫使越南转向泰国、马来西亚等替代来源。早在协议公布前,中国商务部已严正声明:“谁要是通过出卖中方利益换取关税减免,中方将坚决反制”。然而,越南却作出了一个危险示范。7月7日,越南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部分热轧卷钢产品征收高达27.83%的反倾销税,新反倾销税措施星期天(6日)起生效,为期五年。越南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对中国钢铁的一次主动打击,也是对美国与越南最新签署的关税协议的配合。

站在越南角度来讲,他们的选择似乎无可厚非,然而更深层次的经济逻辑表明,河内当局或许低估了中国。当前越南对美出口占其总量30%,但60%电子零部件、80%塑料原料依赖中国。若中越贸易关系受损,越南制造业将陷入“断链”危机。同时中国手握三项反制措施:首先是稀土王牌,控制全球80%稀土加工产能,无人机电机、导弹制导系统必需的高性能磁铁均依赖此资源;另外通过RCEP加速中间品出口,在越建设跨境园区推广“中国技术+越南制造”新模式。

专家:越南开启一个危险示范

加上2024年越对华货物进出口就达2052亿美元,可调整进口结构进行施压。美国正将协议包装成“模板”推向印度、泰国等国家。印度已加速与美谈判,试图将本土化率从60%压至35%;欧盟则因英美5月协议中的“毒丸条款”动摇——该条款要求公开钢铁、制药供应链信息,实质切断对华合作。若东南亚国家连锁效仿,中国GDP增速或被拖累2个百分点。

越南的妥协暴露了外向型经济体的脆弱性:2024年其对美顺差达123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但过度依赖使谈判筹码匮乏。耐克等企业已计划将产能迁至墨西哥,越南本土制造业反遭冲击。正如河内学者坦言:“这远非胜利,而是生存性让步”。越南的“危险示范”揭开了美国贸易战新阶段:从关税壁垒转向规则战与供应链战。

专家:越南开启一个危险示范

但中国的反制逻辑同样清晰——以技术自主破封锁、以区域合作抗脱钩、以市场韧性塑规则。当特朗普得意宣称“越南开放了从未开放的市场”时,他或许忘了:全球产业链从不是单边征服的棋盘,而中国手中紧握的,既是越南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是撬动全球贸易秩序重塑的支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