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签署法案制裁中国实体,对美西方“表忠心”,没想到西方根本不领情,打算换个人领导乌克兰,泽连斯基当不成总统了?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多次炒作“中国援俄”,并无视了中方的警告,批准了十八项制裁措施,将中国企业纳入制裁范围,遭到中方的谴责。与此同时,美西方却并未因此对泽连斯基“高看一眼”,据俄罗斯媒体俄罗斯塔斯社、卫星通讯社报道,俄对外情报局透露一则消息,美英官员组织了一次“秘密会议”,决定推举前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内当乌克兰总统,换掉泽连斯基。
【西方想换掉泽连斯基的消息已经不是第一次传出】
泽连斯基“碰瓷”中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然,这个消息很可能只是俄媒的一家之言,是俄乌舆论战的一部分,但美西方对泽连斯基“不满”,倒是不算什么秘密,比如特朗普就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泽连斯基。
对这一点心知肚明的泽连斯基,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他想到的“自救”办法,就是通过“碰瓷”中国来表忠心。
泽连斯基这样做,首先是因为当前的美国政治气候,“对华强硬”几乎是跨党派的“政治正确”,泽连斯基团队认定,对中国展示强硬姿态,可以在华盛顿尤其是共和党势力中刷一波“好感度”,这对急需维系美国支持的泽连斯基政府而言,是笔看似划算的“政治买卖”。
【乌克兰民生凋敝】
其次是随着俄乌冲突愈演愈烈,泽连斯基深知特朗普对其个人和当前战争策略的“不耐烦”。
通过主动挑衅中国,泽连斯基试图向特朗普政府传递信号,试图重建与美国领导人的联系。
此外,乌军在战场的失利、乌克兰战后重建的困境、国内民生日渐凋敝,加上美俄私下接触让其谈判地位边缘化,泽连斯基政府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时,塑造一个强大的外部“敌人”,是转移民众不满情绪、重新凝聚战时共识的传统戏码,本质上是利用外部冲突,来掩盖泽连斯基对内部治理的失败和无能。
最后,在西方军援持续迟缓、美国政策走向飘忽不定的背景下,泽连斯基其实也在不择手段地摸索任何可能的突破口。
对中国实施制裁,某种程度上是泽连斯基在“投石问路”:一方面试探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底线和可能反应;另一方面,也想利用“反华”这张牌,看看能否在向西方求援时增加一点“稀缺性价值”。
然而,强行切断或损害与中国的正常经贸关系,对早已千疮百孔的乌克兰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国本可能是其未来重要的重建伙伴,这一纸制裁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乌克兰所谓的指责根本站不住脚】
泽连斯基位置不稳,换个人当总统和美俄谈判
泽连斯基自以为递上这份“投名状”,西方就一定会欣然笑纳,但现实却恰恰相反。
若乌克兰还能在战场上和俄军势均力敌,相信西方也不会这么快就翻脸,但当前乌军的表现,只会让西方焦虑是如何体面地结束,这场耗资巨大、收益极微的僵局。
在这个背景下,西方对泽连斯基本人的失望,和寻求“替代方案”的暗流正越来越明显,这与他是否反华关系不大。
随着乌军劣势日益明显,西方评估认为,在泽连斯基领导下,乌克兰难以取得军事胜利,甚至难以达成一个相对体面的停战协议。
同时,泽连斯基个人过高的姿态、强硬的立场,被美西方视为当前无法与俄开启实质性谈判的障碍。
俄情报部门在此时抛出“美英秘密会议选定扎卢日内为接班人”的消息,无论内容是否完全真实,都成功地往本就不平静的水域投下巨石。
其目的至少有三:一是离间泽连斯基与西方(尤其美国),加剧乌内部猜疑和内斗;二是削弱泽连斯基的合法性和权威;三是向国际社会(特别是摇摆国家)宣扬“乌克兰是西方傀儡”的叙事,打击乌方士气。
最重要的的是,泽连斯基最近的一个决定——试图控制国内反腐机构的举动,也给西方留下了把柄。
长期以来,西方视独立反腐机构,为乌克兰所谓“民主化”的重要象征,泽连斯基此举,不仅引来西方媒体猛烈批评,更暴露了泽连斯基在西方眼中形象已跌入谷底。
这意味着,当泽连斯基不再符合西方的利益时,他做再多的“反华表演”,也不会让西方领情,只会在乌克兰本就晦暗的前途上,给自己再挖一个大坑。
【前乌军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内】
谁来“背锅”?想换掉泽连斯基没那么容易
当然,话虽如此,但西方想找人替代泽连斯基却没那么简单,就连泽连斯基本人都对此非常自信,曾公开表态称“想把我换掉并不容易”。
首先,通过宣布国家进入战时状态,泽连斯基集多重权力于一身,打压政治对手、控制关键安全部门、掌握媒体资源,已建立起相对稳固的权力堡垒,没有明确的司法定罪或颠覆性丑闻,在战时状态下强行剥夺其合法地位极其困难且风险巨大。
其次,乌克兰总统的位子现在就是个“烫手的山芋”,谁现在上台,就要接过一个烂摊子:前线战事不利;国家财政濒临破产;难民流离失所;国土满目疮痍;以及几乎注定要在主权和领土上做出巨大妥协的艰难谈判。
【美国对泽连斯基的不满不加掩饰】
更重要的是,此人要顶着“失败者”、“叛国者”、“西方傀儡”等多重骂名去签可能极其屈辱的停战协议,这对于任何政治人物都是职业生涯的自毁之举。
最后,西方也有自己的顾虑,粗暴地“换人”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乌克兰剧烈政治动荡甚至武装冲突,导致局面彻底失控,这同样不符合西方的利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