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消息一出,许多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特朗普竟然宣布,从2025年10月1日起,美国将对厨柜、浴室柜征收50%关税,对软垫家具征收30%关税。他还给了一个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理由:国家安全。要说这理由,连美国自己人都不信。
美国家具行业近年来面临严峻挑战,进口依赖度持续攀升。2024年,美国家具进口总额达到255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越南贡献44亿美元,涨幅达19%,中国位居第二,超过60亿美元。墨西哥和加拿大分别占15%和12%的份额,本土产量已缩减至进口量的40%以下。 这些数据反映出全球化供应链的深度嵌入,东南亚低成本生产挤压本土企业空间。许多美国工厂关闭或转型,熟练工人流失到其他行业,重建产能需数年时间。CNBC分析师指出,本土家具制造已成历史,工人转行或退休,生产线重启困难重重。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强调制造业回流,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家具成为重点,旨在稳固中西部蓝领选民支持。但现实中,Wayfair等电商巨头订单多依赖海外,短期内难以调整。
关税宣布的背景源于特朗普一贯的贸易保护主义策略。9月25日,他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明确从10月1日起实施新关税,覆盖厨柜、浴室柜及相关产品50%,软垫家具30%。 此举援引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将产业保护包装成国家安全需求,与2018年钢铝关税如出一辙。当时钢铝行业短暂获益22.5亿美元,新增1000岗位,但下游汽车和机械制造损失34.8亿美元,裁员7.5万。 如今家具业高度依赖进口,2023至2024财年总额271.4亿美元,越南和中国领衔来源。 特朗普此番操作,表面针对逆差,实则服务政治议程,家居建材正好契合票仓关切。
美国商会迅速回应,质疑关税合理性。这些进口主要来自墨西哥、加拿大和越南,后两者为盟友,前者为贸易伙伴,谈不上安全威胁。 商会声明强调,此举扰乱供应链,增加企业负担。达拉斯联储8月调查显示,70%制造商已感关税压力,48%企业直接受损,80%计划转嫁成本。 家具制造商抱怨,持续三个月恐致倒闭,印刷业高管称政策愚蠢,搅乱行业稳定。劳工统计局数据表明,8月家具价格同比涨4.7%,客厅和餐厅品类更高达9.5%。
历史教训反复证明,贸易壁垒难言长效。2018年钢铝关税看似护航上游,实则伤及下游链条,净损失巨大。家具业情况类似,本土产能不足,无法快速填补进口缺口。CNBC评论员直言,重建需熟练工,但这些人已散去。 特朗普政府忽略供应链复杂性,Wayfair等品牌生产基地海外扎根,迁回涉及厂房、设备和劳动力,短期无解。全球贸易规则下,此类单边行动易招盟友不满,墨西哥和加拿大已表达关切。
政策执行面临多重不确定性。联邦最高法院9月9日宣布,11月审理关税合法性,焦点锁定232条款适用。 白宫和商务部尚未公布细节,实施方式成谜。企业界呼吁国会干预,美国商会持续游说,强调保护主义无赢家。家居市场已现波动,零售商调整价签,库存压力增大。 消费者行为悄变,推迟采购成常态。长远看,此关税或加剧通胀,美联储监控中,潜在影响波及房地产和零售。制造业回流目标虽响亮,现实路径布满荆棘。
更深层问题在于贸易政策的可持续性。特朗普连发三项关税,包括药品100%、重型卡车25%,家具仅一环。 这些措施瞄准逆差,2024年美国贸易赤字超1万亿美元,家具贡献不小。但专家分析,关税易推高物价,抑制需求,反噬经济增长。CBS报道显示,家居翻新成本或涨50%,打击中产消费。 越南工厂订单或下滑,墨西哥边境物流受阻,全球分工被迫重塑。商会警告,盟友报复风险上升,加拿大木材关税已延至10月14日。 本土企业短期难受益,进口替代需政策配套,如补贴和培训。
公众反应凸显政策两面性。社交平台热议,消费者担忧账单暴增,蓝领工人寄望岗位回归。 但经济学家多持谨慎,ABC新闻采访显示,价格上涨将传导至制药和运输,综合冲击大于局部获益。 特朗普辩解国家安全,实则回避核心:全球化不可逆转,单边关税难逆潮流。历史数据佐证,保护墙筑起,企业与民众买单,制造业复兴多为镜花水月。 这一波操作,考验美国贸易战略智慧,短期阵痛或成常态。
这场关税风波折射出美国经济转型阵痛。进口家具支撑低价市场,本土高成本难敌。政策虽意在拉回产业链,忽略劳动力短缺和投资门槛。达拉斯联储调研,企业八成转嫁成本,通胀隐忧加剧。 消费者端,8月价格指数已升,10月后涨幅恐翻倍。房地产市场受累,厨房浴室翻新延后,影响家居支出。商会推动对话,呼吁平衡保护与开放。 最终,政策成败系于执行与调整,贸易战无绝对赢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