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蒙古国谈妥了! 9月2日上午,北京突然炸出个大消息!中国和蒙古国,谈妥了! 事先没一点风声,没铺天盖地的宣传,可这事一出来,整个亚洲地缘圈子都懵了。 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踏进人民大会堂的那一刻,气氛就很不一般,双方一口气签了多份合作文件,涵盖能源、基建、安全多个领域。 话说蒙古国这地方,夹在中俄中间,连个出海口都没有,可地下全是宝贝——煤炭、稀土、铜铁矿藏量惊人。 但它一直有个头疼的问题:有矿运不出去!北边俄罗斯的运输线偏重欧洲方向,南边中国却是最需要这些资源的大市场,可之前通道没打通,合作也没踩上点。全球能源市场也在变,煤炭需求下降,蒙古以煤炭出口为支柱的经济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如果找不到稳定买家,经济可能扛不住。欧美嘴上说支持,但实际给的好处有限,而中国可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市场和大基建能力就摆在那儿,蒙古没法忽视。 其实中蒙这场合作,背后是一场持续了16年的漫长博弈。蒙古国内政局有波动,外部势力也有插手,协议一直没定下来。直到2025年3月28日,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才终于批准了与中国的跨境铁路建设协定。 这次蒙古算是认清了现实,答应了中国的三个关键条件:长期煤炭供应协议:蒙古承诺以长期、优惠价格向中国供应煤炭,期限长达10到20年,价格低于国际市价15%-20%。这对蒙古来说,是找到了稳定市场;对中国而言,则是能源供应的有力补充,增强了能源安全。 允许中国企业参与跨境铁路建设:这条19.5公里长的嘎舒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铁路,蒙古同意中方企业作为主要承包商之一参与建设。这打破了蒙古国铁公司半个世纪的垄断,中国铁建得以将钢轨直插“草原丝路”咽喉。 煤炭协议是铁路合作的前提:铁路建设必须和煤炭供应协议绑定。如果蒙古不兑现供煤承诺,铁路合作项目就可能暂停。这确保了中方投入能获得稳定的资源回报。 美国这些年搞“印太战略”,总想从海上围堵中国。可中蒙这么一合作,等于是中国在北边打开了一个“突破口”。美国想靠控制海上航道来卡中国脖子的效果就打折扣了。 美国还想拉拢蒙古,比如搞什么“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甚至谈过3000万吨稀土供应合作和“开放天空”协议。 但蒙古是内陆国,要紧资源运出去还得过中俄这一关,美国的算盘没那么容易打响。现在蒙古跟中国绑得更紧,美国想在中亚搞小动作、拉蒙古给中国添堵的计划,怕是难了。 现在来看这场持续16年的谈判拉锯,实则是陆权博弈的微观演绎。当中国用“市场引力+基建推力”破解蒙古的“陆锁诅咒”,中蒙俄经济走廊悄然完成关键拼图。 正如乌兰巴托街头流传的新谚语:“想要钢轨通四海,须先学会与中国共舞”。 这次中蒙合作看着低调,其实是中国北上布局的关键一步,不声不响就把能源安全、地缘联动、区域稳定这几件大事串起来了。 它没搞什么大张旗鼓的宣传,可对亚洲的经济格局、地缘平衡的影响很大,以后再看中亚和东北亚的联动,中蒙这步棋的分量,只会越来越明显。 参考:中蒙俄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经济走廊建设迈出新步伐 发布时间:2025-09-03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